天津市人民法院:
你院1954年4月2日法一外字第243號請示關于中國人與日僑離婚的處理問題,我們經研究并征詢外交部等有關機關的意見,現就你院來文所說的幾個案件在處理上,提出如下意見:一、仇大海與華玲離婚及李正雄與光瀨道子離婚兩案,女方回國時有的把結婚證書留下,有的把她個人所有衣物全部帶走,可見女方已無意再與男方繼續共同生活,什么夫妻感情。更主要的是歸國日僑一般的已不可能再來我國,我法院也不可能征求她們的意見,因此如不是別有原因,我們認為可以判決雙方離婚。
二、陳炳昌與井良子離婚案,因陳在臺灣還另有配偶,而井良子已有書信表示愿意離婚,故也可判離。
三、你院今后如有需要商榷解答的問題,希仍送華北分院處理。
附:天津市人民法院關于中國人與日僑離婚應如處理的請示 1954年4月2日 法一外字第243號
最高人民法院:
一、本院受理仇大海(男,中國人)與日僑華玲(女,原名蒲上華子)離婚一案。據了解原告與華玲于1951年年底向我區政府申請登記結婚(介紹人為另一日僑名黑上房子,已于1953年歸國)。但在未批準前,即已同居,婚后并無子女,又華玲于日降后被匪山西鐵路局留用。曾取得匪山西的入籍證明,1952年華玲之父自日本來信,以其母病危為理由,召華玲回國。同時華玲與仇某感情平常,經濟情況又不甚好,故華玲于1952年10月間返回日本。華玲走時,雙方未辦離婚手續,據仇某談:她曾將結婚證留下(已交我院)口頭表示同意離異。華走后曾來信托仇某買東西。據本院推測,雙方感情可能不太環,或僅因經濟問題而離異。男方提出離婚,可能為了再結婚,本市公安局外僑科認為:華已歸國再入境,則不易,而且我們可以掌握,事實上雙方形同離異。似可根據男方請求判決離婚。本市外事處意見:“因一方不在的涉外離婚問題,如不在之一方居于未建交國(特別是在日本)很難取得不在一方同意離婚的合法證明,仇與華之離婚問題,既無法取得合法證明,華在津又無代理人可令仇出具華同意離婚之私人信件,由仇蓋章(或簽字)證明屬實再由法院判決離婚,華與仇雙方事實上已離居又無子女,再入境之可能極小”。該處已于本年1月25日以外僑(54)字第6號報告,請示外交部,但迄今尚未獲批復。本院同意該處意見,惟如是處理是否妥當,請指示。
二、李正雄(中國人,男,現在本市電信局任技術員)申請與返日之妻子光瀨道子離婚,據李談:于1946年與道子在東北四平結婚(有匪四平市府批示,已交案),1947年遷居本市,1948年生一女,婚后感情甚佳,惟道子素患神經衰弱癥,1950年4月以后轉劇,變為分裂性精神病,經醫治收效不大,至1953年我國紅十字會協助日僑歸國時,道子即與本人商議回國,并函詢其父,回信稱:可由我夫婦二人自作決定,道子當向公安局申請返國后伊又考慮達兩月之久,遂于1953年5月回國,臨行時將其個人衣物均已攜去,并曾協議離婚,但未辦手續。道子返國后于同月曾來一信,以后即不通消息。她亦未將女孩帶走等語?,F根據道子健康情況,很難返回我國,因此申請離婚,生女即由其撫養。經向電信局了解,道子返國時,李某曾向組織上和工會談過,領導還予借款照顧,并代其小孩解決托兒所問題,但未談及已否離婚,又李與道子以往感情甚佳,查光瀨道子返國時既未將其女孩帶走,復將個人衣物攜去,擬依照上述仇大海案外事處之意見,令李正雄征詢道子對離婚及小孩之意見(有無財產糾紛),如道子同意離婚即可判離。
三、原告陳炳昌(男,臺灣人,現任本市勞動局工程師)申請與日籍妻子井良子(又名陳芳英,年34歲)離婚,據陳某稱:于1943年11月間與良子在日本大阪結婚,婚后并無子女。我于1947年1月間回臺灣原籍,1948年又在臺灣與鐘全妹(臺灣人)結婚,婚后5個月,良子也自日本去臺,為與良子離婚糾纏甚久,后雙方商議到日本辦理離婚手續,遂于1952年10月以訪問親戚名義,領得臺匪外交部護照去往日本,到日本后因系臨時戶口,日本法院不能辦理離婚手續,故仍未解決等語,原告即于1953年6月單身參加旅日華僑歸國團體同年7月來津,由政府分配到津勞動局任工程師,復據原告稱:歸國時曾征求良子意見同來我國,而她因家有父母,生活不成問題,不愿同返,后去信叫她參加二、三批歸國華僑(因良子在臺曾入中國籍):伊仍無意回來,復信說要離婚,(有日文信一封為證,已交案),她既不愿回來,也無財產爭執,我請求法院判決離婚等語。我院認為原告在臺尚有妻鐘全妹,現擬與日妻井良子離婚,而良子與陳某尚有信件往來,擬也依照上述二案之辦法辦理。
以上三案情節大致相同,惟我院所擬意見是否可行,請一并核示。
1954年4月2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2011-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
2009-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環保部門就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有關問題的答復
2001-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的決定
200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修正)
1991-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3-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
2018-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