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有關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了規范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會計核算,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該類企業的實際情況,我部制定了《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會計核算辦法》,現予印發,于2003年1月1日起在已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反饋我部。
附件:
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會計核算辦法
一、總說明
?。ㄒ唬榱私y一規范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會計核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并結合該類企業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會計核算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ǘ┲腥A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在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同時,執行本辦法。
二、補充會計科目使用說明
?。ㄒ唬嬁颇康脑O置
1.本辦法在《企業會計制度》的基礎上增設了“特別風險準備”、“業務收入”、“其他收入”、“其他支出”、“業務費用”和“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可根據需要自行設置“撥付所屬資金”、“上級撥入資金”、“總分公司往來”等科目。
2.“特別風險準備”科目,核算法規定提取的特別風險準備,主要用于彌補因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及欺詐風險等可能造成的損失,以及改善銀行卡安全受理環境。
3.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設置“業務收入”和“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不再設置“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科目。
4.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設置“其他收入”、“其他支出”科目,不再設置“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科目。
5.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設置“業務費用”科目,不再設置“主營業務成本”、“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科目。
6.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發生的福利費支出,應當按規定的標準據實列支。
(二)補充會計科目的使用說明
2291 特別風險準備
一、本科目核算從事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按規定提取的特別風險準備。特別風險準備主要用于彌補因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及欺詐風險等可能造成的損失,以及改善銀行卡安全受理環境。
二、企業按規定提取特別風險準備時,借記“業務費用——特別風險準備”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發生償付使用特別風險準備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本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提取的特別風險準備。
5101 業務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經營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所產生的收入。
二、業務收入的確認,按《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執行。
三、本科目按業務的種類設置以下明細科目:
1.ATM支付清算收入
2.POS支付清算收入
3.網上支付清算收入
4.其他終端支付清算收入
5.跨行轉賬收入
6.外卡服務收入
7.代理業務收入
8.其他業務收入
四、企業核實際收到或應收的價款,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本科目應按業務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六、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5102 其他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經營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以外其他業務所產生的收入。
二、其他收入的實現原則,與業務收入實現原則相同。
三、企業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價款,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應按其他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五、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5402 營業稅金及附加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日?;顒討摀亩惤鸺案郊樱I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
二、企業按照規定計算出應由業務活動負擔的稅金及附加,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其他應交款”等科目。
三、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5405 其他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經營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以外其他業務所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終端設備維護使用費等。
二、本科目按其他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三、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5501 業務費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在經營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及管理工作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職工工資、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險費、社會保險費、補充保險費、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折舊費、低值易耗品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無形資產攤銷、其他資產攤銷、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特別風險準備、技術開發費、網絡系統維護費、財產保險費、租賃費、郵電費、外卡業務費、會議費、運輸費、差旅費、廣告費、宣傳費、勞動保護費、董事會費、業務招待費、公雜費、圖書資料費、印刷費、修理費、取暖費(降溫費)、訴訟費、外事費、咨詢費、公證費、審計費、手續費支出、稅金及其他應交款、其他業務費用等。
二、企業發生各項業務費用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累計折舊”、“應付工資”、“應交稅金”、“壞賬準備”等有關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三、補充報表格式及編制說明
?。ㄒ唬氖裸y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的企業應根據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要求,按期提供財務會計報告及有關數據、資料。
?。ǘ┍巨k法對《企業會計制度》中資產負債表、利潤表調整了部分報表項目及編制說明。
1.在資產負債表(會企01表)負債部分的“預計負債”項目下增加“特別風險準備”項目(第85行),反映企業按規定提取的特別風險準備的余額。
2.利潤表格式如下:(見附表)
利潤表編制說明
一、本表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利潤(或虧損)的實際情況。
二、本表“本月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本月數”欄改為“上年數”,填列上年全年累計實際發生數。如果上年度利潤表與本年度利潤表的項目名稱和內容不相一致,應對上年度利潤表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本表“上年數”欄。
本表“本年累計數”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報告期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數。
三、本表各項目的內容及其填列方法:
1.“營業收入”項目,反映企業經營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及其他業務產生的收入總額。本項目應根據“業務收入”、“其他收入”項目的數額匯總計算填列。
2.“業務收入”項目,反映企業經營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產生的收入。本項目應根據“業務收入”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3.“其他收入”項目,反映企業經營除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以外的其他業務產生的收入。本項目應根據“其他收入”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4.“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反映企業日常活動應負擔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本項目應根據“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5.“營業支出”項目,反映企業經營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和其他業務以及管理工作中發生的支出總額。本項目應根據“業務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支出”項目的數額匯總計算填列。
6.“業務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在經營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及管理工作中發生的各項費用。本項目應根據“業務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7.“財務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財務費用。本項目應根據“財務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8.“其他支出”項目,反映企業經營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以外的其他業務所發生的各項支出。
9.“營業利潤”項目,反映企業經營銀行卡跨行信息轉接業務及其他業務實現的利潤。本項目應根據營業收入減去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支出后的凈額填列,如為虧損,以“-”號填列。
10.“投資收益”項目,反映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本項目應根據“投資收益”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如為投資損失,以“-”號填列。
11.“補貼收入”項目,反映企業收到的補貼收入。本項目應根據“補貼收入”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12.“營業外收入”項目和“營業外支出”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與其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和支出。這兩個項目應分別根據“營業外收入”科目和“營業外支出”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13.“利潤總額”項目,反映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如為虧損總額,以“-”號填列。
14.“所得稅”項目,反映企業按規定從本期損益中扣除的所得稅。本項目應根據“所得稅”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15.“凈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如為凈虧損,以“-”號填列。
利潤表
會企02表
編制單位: ________年________月 單位:元
項目 行次 本月數 本年累計數
一、營業收入 1
其中:業務收入 2
其他收入 3
減:營業稅金及附加 4
營業支出 5
其中:業務費用 6
財務費用 7
其他支出 8
二、營業利潤(虧損以“-"號填列) 9
加:投資收益(損失以“-"號填列) 10
補貼收入 11
營業外收入 12
減:營業外支出 13
三、利潤總額(虧損總額以“-"號填列) 14
減:所得稅 15
四、凈利潤(凈虧損以“-"號填列) 18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年修正)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198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第一次修訂)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決定?。坌拚?/p> 1991-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9-09-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成立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的復函
2009-08-2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2009-03-17國務院關于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
2009-03-01民用建筑節能條例
2008-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全民節能行動的通知
2008-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通知
2007-11-17國務院關于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2007-07-11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衛生監督執法車輛管理的通知
2007-07-10進出口船舶、船員、旅客、行李檢查暫行通則
195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