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于加強和完善礦產開發利用年度檢查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04〕64號)的統一部署和要求,2005年全國各省(區、市)國土資源廳(局)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部署開展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度檢查工作(以下簡稱“年檢”),通過各級國土資源部門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2005年年檢任務。根據27省(區、市)2005年底上報年檢總結統計:礦山企業114510個,應檢礦山110674個,實際檢查104139個,年檢率 94.1%,實地抽檢礦山53368個,抽檢率51.25%。通過年檢,共取締非法采礦9945個,注銷采礦許可證3723個,吊銷采礦許可證568個,查處侵權越界開采2180起,追繳礦產資源補償費9040.14萬元,罰沒款7601.49萬元,沒收礦石77.54萬噸,刑事處罰194起。年檢組織實施較好的是新疆、廣西、福建、吉林,年檢總結上報及時的是新疆、廣西、福建、青海,年檢率在98%以上的是新疆、吉林、青海、江蘇,年檢抽查率在80%以上的是寧夏、廣西、天津、海南。
一年來,各地國土資源部門通過制定年檢實施辦法,對年檢內容、程序、方法、標準、時限做出具體規定,并對年檢人員集中培訓、召開專題研討會議。將年檢工作與礦山督察員工作相結合、與礦業權管理相結合、與違法案件查處相結合,加大了抽查力度,強化了監督管理手段,加大了監督管理力度,積累了有益的經驗,取得了明顯效果。如:新疆、福建、吉林、山東等省組織督察員參與礦山企業年檢,充實了年檢技術力量,提高了年檢質量及效果;四川、山西、湖北等省政府各部門形成合力,聯合檢查,堅決關閉了年檢不合格的礦山;江西贛州市完善年檢程序,提高年檢效率,將年檢工作分解成申請、初檢、審查、繳費、實檢五個環節,環環相扣;廣西河池市從國有大型礦山企業抽調技術人員組成年檢小組,對資源合理利用水平等方面加強檢查,提出整改意見;江蘇徐州市從大型企業抽調32名專業技術人員,分成10個組,對47家礦山開采范圍合法性進行了實地檢查,及時查處了越界開采行為;河北邯鄲市聘請具有資質的地測單位對礦山企業上報的井上井下圖紙進行復核,杜絕了年檢報告中弄虛作假現象;四川瀘州市與公安部門聯合執法,對年檢不合格礦山停供火工品,引起所屬礦山企業高度重視;山西省部分市為了加大對違法開采礦山的處罰力度,與工商部門聯手,凡年檢不合格礦山一律不予辦理工商年檢;浙江杭州市為了提高年檢質量和效率,成立了年檢領導小組,組織了年檢業務培訓,取得了較好效果。
2005年,全國年檢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一些地方對年檢工作認識不高,制度不完善。全國還有部分省(區、市)尚未制定年檢實施辦法,不按時按要求報年檢總結,有些地方甚至尚未開展年檢工作,或縮短采礦許可證年限,以延續發證替代年檢工作等。二是組織實施不到位,責任不落實。對年檢機構、人員、經費未進行統籌安排。組織力度不夠,布置不及時,責任不清,進度要求不一,影響了年檢工作的整體展開。三是部分礦山企業消極對待年檢工作,不及時上報年檢資料,上報資料質量差,影響了年檢工作全局進度。四是有些地方對年檢工作質量要求不嚴,流于形式、走過場,檢查內容上重收費輕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
2006年,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提高認識,結合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深入展開,扎實部署開展年檢工作,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2006年度年檢重點工作是:第一,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檢工作制度。各省(區、市)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年檢工作實施辦法,尚未出臺年檢工作實施辦法的省(區、市)今年要抓緊制定,各省(區、市)要在9月底前向部報送年檢實施辦法。第二,提高認識,加強年檢工作的組織領導。要按照部的總體要求,及早部署2006年年檢工作,對年檢的重點內容、標準、程序、進度、總結等做出具體安排。第三,明確年檢工作的任務及責任。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督促和指導市縣國土資源部門,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逐級落實任務,明確責任。積極解決年檢工作機構、人員、經費問題。第四,加強年檢工作管理,擴大年檢工作面。通過企業自查,主管機關資料審查、現場抽查相結合的方式,確保年檢工作質量,加大對違法采礦行為的查處力度,維護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部將適時組織安排各省(區、市)之間互檢和抽查。第五,加強年檢基礎性工作。及時搞好年檢總結和上報工作,對不按時上報的要點名通報。做好對年檢人員的指導和培訓,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把2006年年檢工作做得更好。
二○○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2013)
2013-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的決定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1986-01-20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年修正)
2016-02-06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