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稽查證》是文化市場稽查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身份證件,自1995年頒發以來,對推動文化市場的規范化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將于1996年10月1日起實施,原來的文化市場稽查證件已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為了切實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管理,根據《行政處罰法》和《文化市場稽查暫行辦法》的規定,現將統一換發、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稽查證》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自1996年10月1日起各級文化市場管理部門和稽查機構所屬的專、兼職人員須統一使用重新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稽查證》。此前使用的稽查證件同時廢止。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稽查證》由文化部統一核發管理,委托省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填發。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稽查證》實行統一編碼,具體參照《全國文化市場稽查證件統一編碼辦法》。省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在填發該證件時,除加蓋本部門公章外,還須依照《全國文化市場稽查證件統一編碼辦法》填寫證件號碼。證件編號應包括持證人員所在的稽查機構、隸屬機關、發證機關、稽查范圍、是否兼職等內容。
四、聘用兼職稽查人員須由省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并嚴格控制數量。兼職稽查人員的聘用期一般為一年。
兼職稽查人員使用與專職稽查人員同一式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稽查證》,但在填寫證件號碼時,要嚴格依照《全國文化市場稽查證件統一編碼辦法》的規定加以區分。
五、專職稽查人員因故不再從事文化市場稽查工作或兼職稽查人員聘用期滿者,應將所持稽查證件交還原發證機關。
文化市場稽查人員違反《文化市場稽查暫行辦法》第十一條規定者,除視情節輕重予以相應處分外,由原發證機關收回其持有的稽查證件。
六、各省在對現有專、兼職稽查人員核發新證時,應從思想作風、工作表現、業務能力等方面認真進行審核。并依照文化部的有關規定進行業務培訓,考試合格者,方能重新發證。
七、各省在重新換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稽查證》工作結束后,應將本省文化市場稽查證件統一編碼情況及時報文化部文化市場管理局備案。
特此通知。
附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稽查證》式樣及填寫事項的
說明
附件二:全國文化市場稽查證件統一編碼辦法
附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稽查證》式樣及填寫事項的說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稽查證》規格為14.9cm×10.8cm,對折本,咖啡色封皮。封皮印有燙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稽查證”字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稽查證》內文為雙頁對折。
左頁填寫持證人員的姓名、性別、職務、單位、發證機關、發證日期;右上角貼持證人員一寸免冠近照,并加蓋發證機關鋼印;左頁底部填寫證件編碼。
右頁印有“本證限文化市場管理人員執行公務時使用。憑證對發證機關管轄范圍內的各類文化經營活動及場所進行檢查。不得涂改、轉借,遺失聲明作廢”的字樣。并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紅色印鑒。
附件二:全國文化市場稽查證件統一編碼辦法
一、證件編碼的構成
證件編碼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簡稱加七位數字編碼組成,其中包括“機構代碼”和“人員代碼”。
“機構代碼”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表》,由文化部對全國縣級以上文化市場稽查機構統一規定的代碼。“機構代碼”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簡稱加四位數字表示。“人員代碼”是各稽查機構對持證人員確定的在本機構內部的排列代碼。“人員代碼”用三位數字表示。
二、專職稽查人員的證件編碼方法
機構代碼加本機構專職稽查人員排列代碼。例如:在填寫“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文化市場稽查隊韓××”的證件編碼時,先查出“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文化市場稽查隊”的機構代碼是“浙0603”,持證人員“韓××”在本機構中專職人員的排列代碼為“003”,該證件的編號應為“浙0603003”。
三、兼職稽查人員的證件編碼方法
在機構代碼中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簡稱后加“臨”字,并加本機構兼職稽查人員排列代碼。例如:在填寫“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公安局李××”的證件編碼時,在所在機構代碼中加“臨”字,再加持證人員“李××”在本機構中兼職人員的排列代碼為“002”,則該證件的編號應為“浙臨0603002”。
四、有關具體編碼方法,依照《全國文化市場監督檢查工作會議文件資料匯編》中的《全國文化市場稽查機構代碼表》進行編碼。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2修訂)
2012-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
2007-12-29中央人民政府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暫行條例[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1982)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2013)
2013-06-28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