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關于加強引進外國藝術表演和藝術展覽管理的意見》,已經國務院批準,現轉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關于加強引進外國藝術表演和藝術展覽管理的意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引進外國藝術表演和藝術展覽規模不斷擴大,范圍不斷拓寬,質量不斷提高,并在選擇引進項目、組織演出和展出、引導我國群眾欣賞等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也應看到,隨著我國對外文化交流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也曾有些國(境)外低級庸俗或有害的表演和展覽通過各種渠道傳送進來,對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產生了消極影響。為了使引進國(境)外藝術表演和藝術展覽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引進外國藝術表演和藝術展覽的指導思想是:積極吸收、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并將其熔鑄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之中。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在引進工作中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改革開放和“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篩選擇優、剔除糟粕”的原則,使引進工作有利于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
二、選擇引進項目時,應優先考慮以下三類:
(一)能代表世界文化藝術最高水平的第一、二流的藝術大師、表演團體、藝術博物館和畫廊的藏品,以豐富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擴大文化視野,提高文化素質和審美水平,以及為專業人員提供學習、研究、借鑒的機會,繁榮我國社會主義文藝創作。
(二)世界各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以增進我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和相互了解,幫助我國人民認識世界各族人民對人類文明所作的貢獻。
(三)為配合我國重大外交活動或國內外重大慶祝、紀念活動邀請的表演和展覽。
三、多層次的引進,以滿足群眾不同層次的、多方面的需求。有的表演或展覽屬于較精深的文化成果,藝術性強,但不易為廣大觀眾理解;有的是當代國際上出現的文藝新潮流,在創作和表現手法上有其獨特之處,但一般觀眾難以接受。引進這兩類項目,是為了進行學術研究,應只限專業人員學習、借鑒和觀摩。大部分引進項目,則既要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又雅俗共賞,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對現代派的表演藝術和造型藝術要作具體分析,其中健康文明的、有利于我國人民了解世界文化藝術發展現狀的項目,也可適當引進。但不論是哪一層次的表演和展覽,都應挑選格調較高、積極向上、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的項目,盡可能避免因選擇不當而造成不良影響。
四、引進工作首先要考慮社會效益。為確保從國(境)外引進藝術表演和藝術展覽的工作符合我國外交政策和對外文化交流政策,有利于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防止國際敵對勢力利用文化交流對我進行滲透,必須對引進項目嚴格把關。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際,有下列內容之一的項目不得引進:
(一)反對或攻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詆毀社會主義制度,不利于我國安定團結;
(三)破壞或不利于我國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
(四)宣揚恐怖、暴力、色情、吸毒、封建迷信;
(五)從內容到形式均屬庸俗、頹廢之作;
(六)可能引起第三國的反對或不滿。
五、為便于對引進的項目進行把關審查,應要求派遣方事先向我提供全部演出的實況錄像、節目介紹或劇情介紹,全部展品的照片和文字說明材料。如一臺節目或一套展覽中有個別節目或展品有第四條所列的內容,應要求派遣方將其剔除;如派遣方堅持保留,則寧可放棄這一項目。來華節目或展品一經我方同意和確認,派遣方不得自行更動。
六、搞好引進工作中的調查研究。要充分發揮我駐外使(領)館文化處(組)的前哨站作用,要求他們對駐在國文化藝術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向國內推薦優秀的項目或對某些項目可否引進提出意見。還要充分發揮國內各藝術門類專家的作用,有關文化部門在制定引進國(境)外藝術表演和藝術展覽的年度計劃時,應事先征詢他們的意見。
七、做好對來華表演和展覽的評介。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通過報刊或其它新聞媒介,實事求是地對來華的表演和展覽進行評論介紹,以引導我國群眾正確理解和鑒賞外國藝術,使引進項目更好地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我國人民的文化素質服務。
八、嚴格履行審批手續。各部門、各單位在引進國(境)外藝術表演和藝術展覽項目時,要根據國務院批準由文化部下發的《全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歸口管理規定》,嚴格履行報批手續。違背歸口管理規定,擅自邀請國(境)外項目來華演出或展出,一經發現,上級主管部門要給予通報批評,并追究有關領導者的責任。
國內有關部門對某一項目或其中某些節目、展品能否引進有不同意見,應由相應文化管理部門、具體承辦單位和有關藝術門類專家三方面的代表共同討論,必要時,還應聽取外事部門或宣傳部門的意見,最后由文化管理部門作出決定。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2002-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設置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2019-09-06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1-21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條例
2009-09-09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2009-10-13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的決定
2009-09-26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09-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認真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
2009-03-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的通知
2008-06-11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
2008-01-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婦女兒童行動計劃(2008—2012年)的通知
200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