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申報獎勵的條件及等級標準
第三章 申報程序
第四章 評審機構
第五章 主要完成人及主要完成單位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條例》,進一步調動金融系統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金融行業的科技進步,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金融科學技術進步實行按項目(成果)評獎的方式。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申報金融科學技術進步獎勵。
(一)金融電子化應用開發和研究成果;
(二)票幣印制行業和金融專用機具研究成果,包括新產品、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新方法等;
(三)技術基礎成果,包括金融標準、科技情報、科技檔案等;
(四)有一定創新和發展、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的科技理論研究成果;
(五)為決策科學化與管理現代化服務的軟科學研究成果;重大的或推廣難度較大經推廣應用或商品化后,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項目。
第三條 對獲得金融科學技術進步獎的項目 主要完成單位和主要完成人,按照本辦法規定給予相應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第二章 申報獎勵的條件及等級標準
第四條 申報金融科技進步獎的成果必須是近三年經過定鑒(定型)的項目,具有中國人民銀行文件規定的鑒定證書或視同鑒字證書,各類成果必須具備如下相應條件:
(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必須是國內首創或本行業先進,并經過實踐證明具有明顯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二)理論研究成果和軟科學研究成果必須在全國性的或國外學術刊物刊登一年以上并經過實踐驗證取得顯著效果。
(三)各類標準應在正式公布試行一年以后,經實踐證明使用情況及效果良好。
第五條 重大成套項目或系統工程項目申報獎勵時,應包括該項目的子項。若某一子項成果確實水平很高,技術難度很大,并具有廣泛應用性,在不影響總項目獲獎的情況下,并征得總項目主持者同意之后,可單獨申報獎勵。但在重大系統工程項目申報獎勵時,應寫明其中的某子項已于何年何月申報或獲得何等級獎勵;對該重大項目的評審,應除去單獨獲獎子項的技術內容,單獨獲獎的子項不再分享總項目的榮譽和獎金。
第六條 同一項目(包括技術上基本相同的系列及派生系列產品)或同一類技術,不允許重復獲獎。如在技術上確有新的突破,使原有項目水平有顯著提高并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新的發展部分可申報獎勵。
第七條 申報獎勵的項目必須是沒有爭議的或爭議已被解決的項目。
第八條 金融科技進步獎的獎勵等級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四個等級:
特等獎項目應為科學技術水平很高,社會經濟效益特別顯著,具有特別重大作用意義的項目。
一等獎項目應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技術難度大,對促進金融行業科技進步具有重大作用,經實踐驗證有重大經濟或社會效益。
二等獎項目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技術難度較大,對促進金融行業科學進步具有較大作用,經實踐價值有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三等獎項目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有一定技術難度,對促進金融行業科技進步有一定作用,經實踐證明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第九條 金融科技進步獎的獎勵標準為:特等獎獎金12000~15000元,一等獎獎金8000~10000元,二等獎獎金3000~5000元,三等獎獎金1000~2000元。獎金來源從獲獎項目的主管單位的利潤留成或事業費中列支。所有獲獎項目均由中國人民銀行發放獎狀和證書。
第三章 申報程序
第十條 金融科技進步獎項目的申報程序,原則上應按任務來源的隸屬關系逐級上報,自選項目按其行政隸屬關系逐級上報。共同完成項目由第一完成單位組織其他單位聯合申報。
第十一條 金融科技進步獎的審批程序分為初審和復審兩個階段,各專業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國家外匯管理局及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司(局)(公司)均為初審部門。初審合格后,方可報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司組織復審。
初審部門應完成下列初審工作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一)審查申報項目是否符合科技進步獎勵范圍;
(二)審查申報的填寫和申報資料是否齊備、主要完成人員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三)對申報項目的實質性內容如有疑問須弄清楚,必要時可進行實地考察或采取其他形式的調查研究。
第十二條 申報金融科技進步獎項目,需填寫《金融科技進步獎申報書》,并附以下材料:
(一)由各金融機構總行級科技管理部門或者(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委組織鑒定的科技成果鑒定證書或視同鑒定證書;
(二)已獲經濟效益證明(有財務公章的證明);
(三)用戶使用或社會效益證明;
(四)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
(五)主要完成人員情況表;
(六)科學技術總結報告。
申報書及其他附件一式五份,附件按上述順序排列,與申報書一并裝訂成冊。
第十三條 每年1月15日(以郵戳為準)為基層單位向初審部門申報截止時間,3月15日(以郵戳為準)為初審部門向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司報送截止時間,過時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凡申報金融科技進步獎均需交納評審費用。每個項目120元(個人申報交納12元),其中初審費為40元(個人4元),復審費80元(個人8元)。初審部門在受理申報科技進步獎項目的同時,應負責收費,然后將初審符合條件的項目和復審費一并交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司。
第四章 評審機構
第十五條 金融科技進步獎復審采取會議評審制。評審機構由金融科技進步獎評審領導小組及其領導下的金融電子化、印制兩個評審委員會組成。評審委員會下設若干專業評審組。
第十六條 評審領導小組在中國人民銀行分管科技工作的負責人、科技司司長和各專業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科技部門的負責人組成,日常辦事機構設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司科技處。評審領導小組主要任務是:審定金融科技進步獎勵政策;審批金融科技進步獎授獎項目;協調處理獎勵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十七條 金融電子化和印制評審委員會由有關部門領導及行業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的任務是:組織領導本評委會所屬各專業組的評審工作;確定本評委會所屬各專業的獎勵數額;評審特等獎、一等獎項目;批準二等、三等獎項目;向評審領導小組推薦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項目。
第十八條 專業評審組由本專業若干專家組成。其主要任務是:負責評審本專業范圍內的二、三等獎項目;向評委會推薦特等,一等獎項目。
第十九條 各級評審機構成員,由中國人民銀行聘任,聘任期為三年。各級評審機構及其成員應本著科學、公正、獨立的原則行使評審權力,并對評審結果負責。各級評審機構成員具備以下條件:
(一)評審委員在本專業科技方面有較深造詣,在國內同行中水平較高,具有高中級職稱,并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
(二)熱心并能積極參與科技獎勵工作,嚴格掌握標準,秉公辦事;
(三)對申報和評審項目的技術內容保守秘密;
(四)如果評審人員為項目完成人,則在討論和表決該項目時,應予回避。
第五章 主要完成人及主要完成單位
第二十條 申報評獎項目應注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是指對該項目的完成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主要人員。具備下列基本條件之一者可作為申報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一)提出和確定項目總體方案設計;
(二)在研制過程中直接參與解決技術關鍵和疑難問題;
(三)直接參與并解決在投產、應用和推廣過程中的主要技術難點。
第二十一條 申報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應當是在第一線實際工作中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員。各級行政管理人員一般不作為主要完成人,如確曾參加了某項課題的研究,并符合第二十條規定的主要完成人條件,亦可定為該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參加申報獎勵,但在申報書內應附詳細書面材料,如實說明其所作的技術貢獻,并由本項目負責人證明,領導簽字,方可生效。
第二十二條 主要完成單位是指項目主要完成人所在的基層單位,是在科技成果的研制、推廣應用過程中提供物質、經費、技術等條件,對該項目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的單位。各級行政部門原則上不應作為主要完成單位。
第二十三條 主要完成人數限額為:
特等獎不多于30人;
一等獎不多于15人;
二等獎不多于9人;
三等獎不多于5人。
主要完成人及單位按貢獻大小排列。對主要完成單位授予獎狀,對主要完成人授予個人榮譽證書。榮獲金融科技進步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的事跡應記入本人檔案,作為考核、晉級、技術職務聘任的重要依據之一。
第二十四條 獲獎項目的獎金應按貢獻大小分配,主要完成人所得獎金應占獎金總額的百分之五十到七十。
第二十五條 獲獎項目獎金不重復發放,已獲獎項目,如又獲得上一級的獎勵,只補發獎金差額部分,扣除部分作為科技成果獎勵基金,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獲獎項目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公布(保密項目內部公布),不設爭議期。未獲獎項目不通告,材料不退回。
第二十七條 在科技成果管理中,各級金融部門都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樹立國家、民族利益第一和尊重他人勞動的職業道德風尚,提倡社會主義大協作,反對個人主義、本位主義等不良傾向。對科技成果在研制或申報中弄虛作假、剽竊他人勞動成果的行為,應進行批評教育,追回獎金,撤銷獎勵。情節惡劣者,應給予必要的處分。對壓制破壞科技成果上報、評獎者,應予嚴肅處理。
第二十八條 向中國人民銀行申報獎勵的項目,不得同時向省(市)、自治區和國務院其他部委申報。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解釋。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頒發之日起生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2017修正)
2017-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科威特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關于兒童卷入武裝沖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畢鳴岐國民事糾紛被訴法院可否傳喚問題的答復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訂)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修訂)
1991-04-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票據管理實施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2-15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通知精神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2010年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