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02年3月13日國務院第56次常務會議通過,2002年3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48號公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根據2020年3月27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管理,防御和減輕氣象災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人工影響天氣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人工影響天氣,是指為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化學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霧、防霜等目的的活動。
第四條 ?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按照作業規模和影響范圍,在作業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由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實施和指導管理。
第五條 ?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應當制定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計劃。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計劃由有關地方氣象主管機構商同級有關部門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按照有關人民政府批準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計劃開展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屬于公益性事業,所需經費列入該級人民政府的財政預算。
第六條 ?組織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應當具備適宜的天氣氣候條件,充分考慮當地防災減災的需要和作業效果。
第七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人工影響天氣科學技術研究,推廣使用先進技術。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專家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效果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提供決策依據的有關單位給予獎懲。
第八條 ?人工影響天氣的作業地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地理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的有關規定,會同有關飛行管制部門確定。
第九條 ?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單位,應當符合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條件。
第十條 ?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培訓標準對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應當掌握相關作業規范和操作規程后,方可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利用高射炮、火箭發射裝置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人員名單,由所在地的氣象主管機構抄送當地公安機關備案。
第十一條 ?利用高射炮、火箭發射裝置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由作業地的縣級以上地方氣象主管機構向有關飛行管制部門申請空域和作業時限。
利用飛機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向有關飛行管制部門申請空域和作業時限;所需飛機由軍隊或者民航部門按照供需雙方協商確定的方式提供;機場管理機構及有關單位應當根據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計劃做好保障工作。
有關飛行管制部門接到申請后,應當及時作出決定并通知申請人。
第十二條 ?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必須在批準的空域和作業時限內,嚴格按照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作業規范和操作規程進行,并接受縣級以上地方氣象主管機構的指揮、管理和監督,確保作業安全。
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作業地的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根據具體情況提前公告,并通知當地公安機關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第十三條 ?作業地氣象臺站應當及時無償提供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所需的氣象探測資料、情報、預報。
農業農村、水利、自然資源、應急管理、林業和草原等有關部門應當及時無償提供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所需的災情、水文、火情等資料。
第十四條 ?需要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商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第十五條 ?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使用的火箭發射裝置、炮彈、火箭彈,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和有關部門共同指定的企業按照國家有關強制性技術標準和要求組織生產。
因作業需要采購前款規定設備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按照國家有關政府采購的規定組織采購。
第十六條 ?運輸、存儲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使用的高射炮、火箭發射裝置、炮彈、火箭彈,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武器裝備、爆炸物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使用的炮彈、火箭彈,由軍隊、當地人民武裝部協助存儲;需要調運的,由有關部門依照國家有關武器裝備、爆炸物品管理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手續。
第十七條 ?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使用的高射炮、火箭發射裝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年檢;年檢不合格的,應當立即進行檢修,經檢修仍達不到規定的技術標準和要求的,予以報廢。
第十八條 ?禁止下列行為:
(一)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轉讓給非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或者個人;
(二)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用于與人工影響天氣無關的活動;
(三)使用年檢不合格、超過有效期或者報廢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
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之間轉讓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的,應當自轉讓之日起三十日內向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備案。
第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刑法關于危險物品肇事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管理權限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禁止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違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規范或者操作規程的;
(二)未按照批準的空域和作業時限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
(三)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轉讓給非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或者個人的;
(四)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之間轉讓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未按照規定備案的;
(五)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用于與人工影響天氣無關的活動的。
第二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組織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造成特大安全事故的,對有關主管機構的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處理。
第二十一條 ?為軍事目的從事人工影響天氣活動的具體管理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制定。
第二十二條 ?本條例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附:刑法有關條文
第一百一十五條 ?放火、決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三十四條 ?工廠、礦山、林場、建筑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由于不服管理、違反規章制度,或者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六條 ?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九十七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2017修正)
2017-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2008-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1989-1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書>》和《<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2000-07-0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1982-08-23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再次答復
1991-03-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修訂)
2003-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4號國務院令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