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獎勵標準和辦法
第三章 申報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單位
第四章 申報和評審
第五章 公告和異議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獎勵在廣播影視科學技術工作中做出較大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促進廣播影視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內的集體和個人及受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委托進行科技工作的集體和個人。
第三條 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的獎勵范圍包括:
(一)應用于廣播影視事業發展中的新的科技成果(包括新產品、新技術、新設計、新材料、新工藝等);
(二)在推廣、應用已有的重大廣播影視科學技術成果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并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三)在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設備研制和技術改造及技術創新中,采用新的科學技術,做出創造性貢獻并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四)在引進、消化、吸收、開發、應用國外先進的廣播影視科學技術中,做出創造性貢獻并取得了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五)在為社會公益服務的廣播影視科學技術基礎(標準、計量)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六)為廣播影視決策科學化與安全運行管理現代化而進行創造性研究并取得顯著效果的軟科學成果。
第四條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由科技司歸口管理。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勵辦公室負責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的組織評獎工作,科技創新獎勵辦公室設在科技司科技處。
第五條 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評審委員會負責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的評審和爭議處理等工作。
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評審委員會由13-19人組成,主任由科技委主任擔任,成員由科技司在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委常委中遴選,報總局審批確定。
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評審委員會每屆任期3年。
第六條 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每年評審一次。
第二章 獎勵標準和辦法
第七條 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按科學技術水平和技術能力、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動科技進步的作用三個條件進行綜合評定。
第八條 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3個等級。
一等獎項目在技術上有重大創新,技術難度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應達到或接近同類項目的國際先進水平,推動行業科技進步的作用很大,并取得重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二等獎項目在技術上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應達到或接近同類項目的國內領先水平,推動行業科技進步的作用顯著,并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三等獎項目在技術上有創新,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應達到或接近同類項目的國內先進水平,推動科技進步的作用較大,并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第九條 凡申報科技創新獎的項目,必須應用于實踐一年以上,證明其功能和性能可靠,并由使用單位出具證明。凡屬于標準的,必須在標準正式頒布實施一年以上,并有實施單位出具證明;凡屬軟科學研究項目,必須被使用部門接受,并應用于決策和管理實踐中。
第十條 獲得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的項目,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授予獎狀、證書。獎金由獲獎單位自行發放。
第十一條 獲得一等獎的項目,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擇優推薦申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第十二條 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獲得者,其業績記入本人檔案,作為業績考核、職務晉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重要依據之一。
第三章 申報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單位
第十三條 申報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是指對該項目的完成做出突出貢獻的主要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作為申報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一)提出和確定總體方案設計;
(二)在研制過程中直接參與并對關鍵技術和疑難問題的解決做出重要貢獻;
(三)直接參與并解決在投產、應用或推廣過程中的技術難點。
第十四條 申報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是指在項目的研制、投產、應用或推廣等工作中提供技術、經費和設備條件,并直接完成該項目的基層單位。
第十五條 各申報項目的主要完成人的限額為:一等獎6人;二等獎5人;三等獎5人。
第四章 申報和評審
第十六條 申請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的項目,應當按照國家有關科學技術成果鑒定管理辦法的規定,經有關科技成果管理部門進行成果鑒定、驗收并進行成果登記后方可申報評獎。
已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的項目不再參加總局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的評比。
第十七條 申報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應當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承擔項目的集體或個人按行政隸屬關系逐級上報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廣播電影電視局、總局直屬單位(以下簡稱推薦部門)。
(二)推薦部門負責審查和匯總申報項目,并對申報項目及獎勵等級提出推薦意見。
推薦部門對各申報項目應準備推薦書一式20份、有關附件一式4份。
(三)推薦部門審查并備齊有關材料后,每年于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向總局科技創新獎勵辦公室申報本年度廣播影視總局科技創新獎,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受總局委托進行科技工作的非廣播影視系統的單位、集體和個人完成的項目,符合本辦法的,可直接向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勵辦公室申報。
第十八條 項目申報須使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推薦書》(見附件一),并按照《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推薦書填寫說明》(見附件二)的要求填寫。
由兩個以上單位共同完成的項目,應當按貢獻大小順序排列,由第一完成單位填寫申報書。
第十九條 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評審工作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初審: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勵辦公室審查申報項目是否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推薦書是否符合要求,附件是否齊全;主要完成單位和主要完成人是否符合本辦法第三章規定。
(二)評審:
1、召開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評審工作會議,須有三分之二以上評審委員到會。主審員對所審項目向評審委員會介紹情況。
2、會議期間參評項目完成人(1到2名)需到場候審或答辯。評審委員會視情況提請參評項目完成人對項目進行介紹或答辯。
3、評審的項目中有評審委員會成員參與的,評審時該成員應回避。
4、評審委員會進行評議,評審委員會對評審的項目以無記名投票打分的方式產生評審結果。
(三)復審:科技創新獎勵辦公室負責整理評審結果,報送總局科技司復審。
(四)終審:復審結果報送總局主管局長審批。
第二十條 接觸申報項目文件的單位和個人,對項目內容負保密責任。
第五章 公告和異議處理
第二十一條 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評審委員會審定的獲獎項目應當于審定之日起一個月內在行業內予以公告。項目異議受理期為自公告之日起一個月。如無異議,即行授獎。
第二十二條 對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獲獎項目有異議的,應當按下列程序處理:
(一)對獲獎項目有異議的,應以書面形式將異議理由、有異議的項目名稱、工作單位、聯系地址和電話等報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勵辦公室。需要保密的,應當同時在函中注明。
(二)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勵辦公室接到異議函件后,應及時將異議意見通知獲獎單位和申報單位;獲獎單位和申報單位應在15個工作日內提出答復意見;如在限期內未答復,視為放棄獲獎資格。
與異議問題有關的任何一方,均需如實提供有關異議的旁證和補充材料。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評審委員會依此進行審議和裁決,并將處理結果答復有關各方。
涉及項目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或名次異議的,應在獲獎項目公告后一個月內,由申報部門負責處理,并將結果報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勵辦公室審批。
第二十三條 發現獲獎項目屬于弄虛作假的,可向申報部門提出,由申報部門負責調查核實,提供調查材料,報送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勵辦公室,經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評審委員會復議,提出是否撤銷獎勵的建議,報總局審批。對于撤消獎勵的項目,推薦單位要負責追回榮譽證書、獎狀并退還總局。對于弄虛作假者,按情節輕重和有關規定給予批評或向有關單位提出處分建議。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司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附件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推薦書》(略)
附件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推薦書填寫說明》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推薦書》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評審的基本技術文件和主要依據,必須嚴格按規定的格式、欄目及所列標題如實、全面填寫。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推薦書》要嚴格按規定格式打印或鉛印,大小為A4(高297毫米,寬210毫米),豎裝。文字及圖表應限定在高245毫米、寬170毫米的規格內排印,左邊為裝訂邊,寬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內容所用字型應不小于5號字,推薦書及其指定附件備齊后應合裝成冊,其規格大小應與推薦書一致。裝訂后《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推薦書》不需另加封面。
一、項目基本情況
《序號》、《編號》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司填寫。
《項目名稱》(中文)應當準確、簡明地反映出項目的技術內容和特征,字數(含符號)不超過30個漢字。
《項目名稱》(英文)系指項目中文名稱的英譯文,字符不得超過200個。
《主要完成單位》按《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勵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填寫,并按照貢獻大小從左至右、從上到下順序排列。主要完成單位指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
《推薦單位》指組織推薦項目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影電視局、總局直屬單位具有推薦資格的單位。
《項目名稱可否公布》在“可”或“否”上劃“∨”。
《密級、保密期限及批準號》應填寫經上級主管部門審定批準的密級、保密期限及批準號。
《主題詞》按《國家漢語主題詞表》填寫3個至7個與推薦項目技術內容密切相關的主題詞,每個詞語間應加“;”號。
《學科(專業)分類》按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制定的《學科(專業)分類代碼》填寫。
《所屬國民經濟行業》按推薦項目所屬行業在相應字母上劃“∨”。 國家標準《GB 4754-94》國民經濟行業分16個門類:(A)農、林、牧、漁業;(B)采掘業;(C)制造業;(D)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E)建筑業;(F)地質勘察業、水利管理業;(G)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H)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I)金融、保險業;(J)房地產業;(K)社會服務業;(L)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M)教育、文化藝術和廣播電影電視事業;(N)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O)國家機關、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P)其它行業。
《任務來源》在相應的字母上劃“∨”。
A.國家計劃:指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項目;
B.部委計劃:指國家計劃以外,國務院各部委下達的任務;
C.省、市、自治區計劃:指國家計劃以外,由省、市、自治區或通過有關廳局下達的任務;
D.基金資助:指以國家基金形式資助的項目;
E.國際合作:指由外國單位或個人委托或共同研究、開發的項目;
F.其他單位委托:指各種企事業單位委托的項目;
G.自選:指本基層單位提出或批準的,占用本職工作時間研究開發的項目;
H.非職務:指非本單位任務,不利用本單位物質條件和時間所完成與本職工作無關的或者無正式工作單位的研究開發項目;
I.其他:不能歸屬于上述各類的研究開發項目。
《計劃(基金)名稱和編號》指上述各類的研究開發項目列入計劃的名稱和編號。
《項目起止時間》起始時間指立項研究、開始研制日期,完成時間指項目通過驗收、鑒定或投產日期。
二、項目簡介
《項目簡介》是向國內外公開宣傳、介紹本項目的資料,要求按欄目內的提要簡單、扼要地介紹,同時不泄露項目的核心技術。
三、項目詳細內容
《項目詳細內容》應當按照《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推薦書》規定的欄目內容及本說明的有關要求,詳實、準確、全面地填寫,必要的圖示須就近插入相應的正文中,不宜另附。
l、《立項背景》應當引用國內外有關科學技術文獻,簡明扼要地概述立項時相關科學技術狀況,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尚待解決的問題及立項目的。
2、《詳細科學技術內容》是考核、評價該項目是否符合授獎條件的主要依據,因此,凡涉及該項科學技術實質內容的說明、論據及實驗結果等,均應直接敘述,一般不應采取“見**附件”的表達形式。
本欄目根據科學技術項目的特點敘述。
(l)總體思路。
應簡要闡述針對立項目的,利用什么新思想、新技術、新立法、新方法,來解決什么樣的技術問題,創造出什么樣的新成果。
(2)技術方案與創新成果。
應詳細闡述具體技術方案和實施步驟,應用了哪些理論、技術和方法,在研究開發、推廣及產業化過程中,攻克了哪些關鍵技術,在技術上有哪些創新,取得了哪些創新成果。
(3)實施效果。
應簡要闡述該項成果的轉化程度,應用范圍及推廣情況。
①技術開發類項目應突出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實現行業技術跨越的促進作用。
②社會公益類項目應突出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的創新,在本行業中的推廣應用情況以及對促進社會科技進步的作用。
③重大工程類項目應突出團結協作、聯合攻關在技術和系統管理方面的創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總體技術水平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的作用。
3、《發現、發明及創新點》的填寫,是推薦項目和推薦書的核心部分,也是審查項目,處理爭議的關鍵依據。“發現、發明及創新點”是項目詳細內容在創新性方面的歸納與提練,應簡明、準確、完整地闡述,無須用抽象形容詞。每個發現、發明及創新點的提出須是相對獨立存在的。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的創新點是指:在研究、開發、推廣以及產業化中做出的創造性貢獻和解決的關鍵技術。
4、《保密要點》是指推薦項目的詳細科學技術內容中需要保密的技術內容。
5、《與當前國內外同類研究、同類技術的綜合比較),應就推薦項目的總體科學技術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同當前的國內外先進的同類研究和同類技術用數據或圖表方式進行全面比較,加以綜合敘述,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6、《應用情況》應就推薦項目的應用、推廣情況及預期應用前景進行闡述。
7、經濟、社會效益情況表
《經濟、社會效益情況表》欄中填寫的數字應以主要生產、應用單位財務部門核準的數額為基本依據,并必須切實反映由于采用該項目后在推薦前三年所取得的新增直接效益。
“經濟效益額的計算依據”應就生產或應用該項目后產生的直接累計凈增效益以及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等作出簡要說明,并具體列出本表所填各項效益額的計算方法和計算依據。
“社會效益”是指推薦項目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保護自然資源或生態環境;保障國家和社會安全;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應扼要地做出說明。
四、申請、獲得專利情況表
《申請、獲得專利情況表》應包括推薦項目中所含的全部專利申請情況及已獲得的國內外專利。
五、主要完成人情況表
《主要完成人情況表》是核實完成人是否具備獲獎條件的重要依據,應按表格要求逐項填寫。
“創造性貢獻”一欄應如實地寫明該完成人對本項目獨立做出的創造性貢獻,并與《發現、發明及創新點》欄中的內容相對應。
六、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
《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是核實主要完成單位是否具備獲獎條件的重要依據,應準確無誤,并在單位名稱欄內加蓋完成單位公章。
“主要貢獻”一欄應如實地寫明該完成單位對本項目做出的主要貢獻。
七、推薦、評審意見
《推薦意見》由推薦單位填寫,內容包括:根據項目創造性特點,科學技術水平和應用情況寫明推薦理由和結論性意見。加蓋推薦單位公章。
八、附件
附件是推薦項目的證明文件和輔助補充材料。
九、附件目錄
1、技術評價證明(復印件)
2、應用證明
3、國家發明專利證書及發明權利要求書或查新報告
4、其他證明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勵辦公室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于雙俠、郝銀飛等的任免)
2010-02-26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于07年預算執行情況與08年預算的決議
2008-03-1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04-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實驗動物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關于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