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中央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關于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1〕17號),現就深化廣播影視企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以下實施細則。
一、廣播影視事業單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度。聘用制是廣播影視事業單位的基本用人制度。按照國家關于事業單位聘用制的有關規定,單位與職工通過簽訂聘用合同,確立雙方的人事關系,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單位與職工聘用關系的建立、延續或解除,以職工與崗位的雙向需求關系和履行崗位職責、業績考核情況為依據。
二、廣播影視企事業單位補充工作人員,原則上實行公開招聘。通過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公平競爭,嚴格考試考核、擇優聘用各類所需人員。要制定招聘考試的程序和辦法,采用集體評審、投票表決、組織批準的方式做出聘用決定。招聘考試的組織機構,應有專家參加,保證各類人才公平競爭的機會。特殊專業技術人才的招聘在前述程序的基礎上,還要通過專家考核推薦。
三、建立崗位管理制度。科學、合理地設置領導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不同的崗位實行不同的管理辦法。崗位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按需設崗,分工明確,公開招聘,擇優聘用,嚴格考核,按崗付酬,合約管理。崗位應有明確的職責、聘用條件、考核指標、薪酬標準,并加強崗位聘后管理,完善崗位考核制度。對各類崗位應根據不同的崗位目標職責,確定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并盡可能量化的業績考核指標。考核應作為聘后管理的重要措施,充分發揮考核的激勵、監督作用,把考核結果作為續聘、解聘、工資分配、獎懲的主要依據。
四、改革和完善領導人員管理制度。選拔任用領導人員,要擴大民主,引進競爭機制,改進選拔方式,拓寬選人渠道,通過民意測評、公開競爭、考察考核、任前公示和試用期考核等辦法選拔任用領導人員,廣播影視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員實行委任制、聘任制等任用方式,建立健全領導人員任期制,實行任期目標責任管理。任期屆滿,要對其任期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是否續任的依據。完善相關制度和措施,加強對領導人員的監督管理。在中層領導人員中推行輪崗、掛職交流等制度,注意培養和選拔優秀年輕干部。
管理崗位實行競爭上崗和目標管理制度。逐步取消行政級別,建立體現管理人員水平、能力、業績、資歷的廣播影視職員等級序列,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推行。
專業技術崗位實行崗位職務聘任制度。單位根據各項業務工作的需要,按類別和等級,自主分類設置專業技術崗位,動態管理。專業技術崗位應確定任職條件,競聘上崗。改革和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管理制度,實行評聘分開。專業技術人員自主向指定的專業評審機構申報并取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單位根據國家有關專業技術職務管理規定,在核定的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內,對獲得任職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自主選擇、擇優聘任。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逐步與崗位聘用統一起來。
專業技術要害崗位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發射臺內直接關系節目質量和播出安全的專業技術要害崗位,應區別于其他崗位,實行持證上崗。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對聘用條件、聘用程序、聘用辦法、待遇等作出規定。要害崗位上崗人員試用期滿,確認合格后,可簽訂無固定期限的聘用合同。
工勤崗位實行崗位等級管理。根據國家關于工勤人員崗位等級規范及管理辦法,按照工作需要和崗位的技術要求設置工勤崗位等級,對工勤人員實行聘用、培訓、考核,規范管理。
規范臨時工作人員的管理。根據工作任務和工作需要,可以聘用臨時工作人員。用人單位應與臨時工作人員建立勞務聘用關系,簽訂聘用合同,聘期一次不超過一年,以支付勞務費、稿酬為主要付酬形式。聘用合同由個人、用人單位雙方共同簽定,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臨時工作人員在聘期間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本單位連續工作時間。
五、企業單位管理人員實行聘任制、任期制。建立健全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目標責任制,對任期目標完成情況定期進行考核,完善相關制度和措施,切實加強監督。
企業職工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企業單位和職工雙方要簽訂勞動合同書,確立雙方平等的受法律保護的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六、改革單位內部收入分配辦法,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原則,充分發揮收入分配的杠桿作用。對廣播影視各單位應積極探索內部收入分配改革,探索建立按崗定酬與按任務定酬、按業績定酬相結合,以崗位工資為主要內容的內部分配辦法,崗變薪變。崗酬設計要向重要崗位和艱苦崗位傾斜。
根據廣播影視事業單位的性質、特點,結合經費自給率和財政支持強度,對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收入分配形式和管理辦法。對經費主要靠國家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可試行工資總額包干的管理辦法,允許將單位創收中規定可分配部分納入單位內部分配;對國家財政補助開支的事業單位,可在執行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和工資政策的基礎上,按國家有關規定從創收中提取一定經費,用于搞活單位內部分配;對有條件的或經費完全自給的事業單位,經批準可試行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的辦法,自主制定內部分配辦法;對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可執行企業的分配制度。內部收入分配方案的設計要著眼于有效保證任務目標的實現,有利于吸納和穩定人才。
積極落實國家有關轉化科技成果獎勵和優惠的政策,探索將產生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實現形式。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勇于創新,并允許在創新中通過成果轉化獲取相應收入。
七、廣播影視企業單位,依據國家企業工資的相關政策,實行崗位工資,根據各自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自主制定內部收入分配辦法。
八、加強崗位培訓,促進知識更新和技術創新,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各級廣播影視單位都應制定、落實培訓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建立和完善培訓制度。要將各類人員參加培訓的情況作為考核內容之一,列入申報專業技術職務和競爭上崗的資格條件。單位要為職工學習提供有利條件,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使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相結合,鼓勵職工利用業余時間學習。
九、發揮人才交流機構的作用。發揮人才交流機構在人才招聘、人員托管、人員培訓等方面的作用,配合廣播影視業單位用人制度的改革,為單位和個人提供相關的人事代理服務,為各類人才合理流動牽線搭橋,為單位人員的能進能出創造條件,提供服務,促進廣播影視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
十、妥善安置富余人員。要采取有力措施,堅持以單位內部消化為主,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妥善安置富余人員。注意采取先挖渠,后分流的辦法,通過興辦發展新的產業、轉崗培訓等方式安置富余人員。引導、鼓勵在競爭上崗中的落崗人員面向基層,面向社會,在新的領域發揮作用,并提供創辦或進入企業的優惠條件;在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由人才交流機構進行托管。對單位內部的落聘(崗)、解聘人員,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2010修訂)
2010-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決定
2004-08-2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4號國務院令
2013-01-30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1年電力運行調節工作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
2009-09-09國務院法制辦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09-03-2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清明節期間文明祭掃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2008-03-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規范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的通知
2007-12-31政務院關于伊斯蘭教的人民在其三大節日屠宰自己的牛羊應免征屠宰稅放寬檢驗標準的通知
1950-12-02國營企業決算報告編送辦法[失效]
1955-01-31國務院批轉林業部關于加強東北、內蒙古地區護林防火工作的報告的通知
1963-03-16國務院批轉財政部關于壓縮國營企業管理費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失效]
198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