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我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鼓勵和扶持出口,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完善經常項目外匯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自2001年12月1日起,對出口收匯核銷管理及外匯帳戶管理的有關政策進行調整。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放寬中資企業外匯結算帳戶開立標準,擴大開戶范圍允許年度出口收匯額在等值200萬美元以上,且年度外匯支出額為等值20萬美元以上,享有進出口經營權,財務狀況良好,沒有違反外匯管理行為的中資企業開立外匯結算帳戶,保留一定限額外匯收入。中資企業外匯結算帳戶的最高限額,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分支局(以下簡稱外匯局),按照該企業上年度出口收匯累計額或外匯支出累計額中較小額的25%核定。中資企業新開立的外匯結算帳戶一律按照新的限額標準核定,已開立的外匯結算帳戶可以繼續使用,但須于2002年底前依據新的標準重新核定帳戶最高限額。
二、取消企業收匯前到外匯局的交單環節,允許企業按月、集中辦理出口收匯核銷企業在貨物出口報關后,可以利用口岸電子執法系統在網上進行交單,不再需要專門到外匯局辦理交單(交出口收匯核銷單存根)手續。待收匯后,企業可持紙質出口收匯核銷單、出口報關單、發票、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等規定的有效憑證一并到外匯局辦理核銷手續。
三、取消出口收匯核銷單的使用期限,放寬出口收匯核銷單的發放數量在口岸電子執法系統網絡上登記有電子底帳的出口收匯核銷單,將長期有效,不再受兩個月有效期的限制;對最近一次出口收匯考核中被評定為“出口收匯榮譽企業”和“出口收匯達標企業”的企業,放寬領單數量,可以根據企業提供的貿易合同,按實際出口需求量發放出口收匯核銷單。
四、實行差額核銷制度出口收匯差額是指應收匯與實際收匯之間的差額。差額核銷是指外匯局依據企業對出口收匯差額提供有效憑證所進行的出口收匯核銷。外匯局差額核銷的審批實行分級授權責任制。
對由于客觀原因企業無法提供正常差額核銷所需憑證、且該企業在最近一次出口收匯考核中被評為“出口收匯榮譽企業”或“出口收匯達標企業”的,在企業法人代表提供書面擔保,保證其不存在逃騙匯及其他外匯違法行為并承諾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放寬差額核銷的審批條件,實行備查制度。
五、本通知自2001年12月1日開始施行。以前規定與本通知規定相抵觸的,按本通知規定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997-1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987-11-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武漢、九江、蕪湖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91-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199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0-04-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全國人口普查條例
2010-05-2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2010修訂)
2010-01-09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的決定
2009-09-26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