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述權和申辯權是訴訟過程中兩個至關重要的權利。對這兩種權利正確有效地行使,有助于我們最終合法捍衛自己的權利,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具體了解一下,陳述權和申辯權分別該在何時行使?
一、關于陳述權和申辯權的有關規定
(一)《行政處罰法》
第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十一條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
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
第四十一條 ?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的除外。
(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監察部令 第18號)
第二十四條 ?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處分,按照以下程序辦理:
(一)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行為初步調查后,需要進一步查證的,應當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經事業單位負責人批準或者有關部門同意后立案;
(二)對被調查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作進一步調查,收集、查證有關證據材料,并形成書面調查報告;
(三)將調查認定的事實及擬給予處分的依據告知被調查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聽取其陳述和申辯,并對其所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進行復核,記錄在案。被調查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成立的,應予采信;
(三)《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
(教育部令 第41號)
第五十五條 在對學生做出處分或者其他不利決定之前,學校應當告知學生做出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學生享有陳述和申辯的權利,聽取學生的陳述和申辯。
二、陳述權和申辯權行使的時間節點
“于艷茹訴北京大學撤銷博士學位決定案”二審法官說,正當程序原則保障的是相對人的程序參與權,通過相對人的陳述與申辯,使行政機關能夠更加全面把握案件事實、準確適用法律,防止偏聽偏信,確保程序與結果的公正。而相對人只有在充分了解案件事實、法律規定以及可能面臨的不利后果之情形下,才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陳述與申辯,發表有價值的意見,從而保證其真正地參與執法程序,而不是流于形式。
本案中,北京大學在作出《撤銷決定》前,僅由調查小組約談過一次于艷茹,約談的內容也僅涉及《運動》一文是否涉嫌抄襲的問題。至于該問題是否足以導致于艷茹的學位被撤銷,北京大學并沒有進行相應的提示,于艷茹在未意識到其學位可能因此被撤銷這一風險的情形下,也難以進行充分的陳述與申辯。因此,北京大學在作出《撤銷決定》前由調查小組進行的約談,不足以認定其已經履行正當程序。
“張某訴上海理工大學開除學籍處分決定案”法官說,陳述、申辯程序不適用于事實調查階段。本案被告答辯稱其已通過讓學生出具《情況說明》的方式保障了陳述和申辯權,從適用方式及適用階段看被告顯然誤解了陳述、申辯程序的原義。陳述和申辯的本意是行政主體在已告知擬作出處分的事實、理由和依據的基礎上,聽取不利相對人的自我辯解和不同意見。
而本案被告僅在校長辦公會討論前讓原告書寫《情況說明》,陳述替考的過程,此時被告尚在進行事實的調查、取證,《情況說明》在證據種類上應歸屬當事人陳述。在事實未調查清楚前,根本無法告知擬作出處分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故此階段顯然不存在陳述、申辯程序。
根據《行政處罰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相關規定,結合“于艷茹訴北京大學撤銷博士學位決定案”“張某訴上海理工大學開除學籍處分決定案”的裁判結果,可知:
陳述權和申辯權是在事實調查結束、當事人了解可能面臨的不利結果之后,最終作出不利處罰/處分/處理決定之前行使。
通過上述闡釋與舉例,相信大家對何時行使陳述權和申訴權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要通過訴訟途徑拿回屬于自己的權利,或者積極維護自己的權利不被他人非法剝奪的情況下,都能沉著冷靜行使自己的陳述權與申訴權,捍衛自己的利益。
聲明:該作品內容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內容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或網站客服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處理。
?延伸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說不!
2020-03-31你也簽過競業協議嗎
2020-04-14減刑的相關條件和程序
2020-04-15婚假應該怎么休
2020-04-17工齡工資標準,你都知道嗎?
2020-04-18作品不同:著作權的歸屬如何界定
2020-04-21挪用公款罪共犯是如何認定的
2020-04-22信用卡詐騙罪的表現行為有哪些
2020-04-23警察因公殉職有賠償嗎?
2020-04-26買到過期食品有哪些賠償?
2020-04-26你不知道的走私罪?
2020-04-26你知道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和比例分配嗎?
2020-04-26合作投資不成,該怎么維權?
2020-04-27離婚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如何認定?
2020-04-28什么情況下第一次起訴就會判決離婚?
2020-04-29酒后開車撞死人如何解決
2020-04-30賭博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4-30農村孩子撫養費有哪些規定?
2020-04-30暴力取證罪在什么情況下會立案處理
2020-04-30離婚子女撫養權應該如何考慮?
2020-05-01離婚訴訟爭奪子女撫養權從哪些方面入手?
2020-05-02遇到包庇罪犯怎么辦?
2020-05-02子女撫養權的內容都包括哪些?
2020-05-02老年人精神贍養包括哪些表現形式?
2020-05-03對方不履行離婚損害賠償怎么處理?
2020-05-03在離異家庭不直接撫養子女可以嗎?
2020-05-03住院期間能要求提前出院嗎
2020-05-04公司向銀行貸款需要股東簽字嗎
2020-05-04復婚手續如何辦理?沒有離婚證可以嗎?
2020-05-05誤診到底是誰的錯?
2020-05-05房子不住要交物業費嗎
2020-05-06地下停車場物業費如何收取
2020-05-06占用林地,是否犯法?
2020-05-07什么情況下行政處罰不予立案
2020-05-08醫療訴訟中患者是否需要舉證
2020-05-08什么情況下女方可以不償還結婚彩禮?
2020-05-09提起訴訟一方財產怎么分和夫妻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2020-05-09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05-09股份發行的原則是哪些
2020-05-10夫妻離婚協議必須具備哪些必需的內容?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