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正式出臺,這是針對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條例》有38條,就《勞動合同法》貫徹實施中有關經濟補償與賠償金的關系、勞務派遣等方面的問題作出了具體規定,明確規定了勞動者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13種情形和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14種情形。就《條例》的相關規定,記者采訪了成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相關負責人,對新規定進行了一一詳盡分析。
勞務派遣
被列入經濟補償范圍
“為保障被派遣勞動者的利益,條例再次明確規定了勞務派遣單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勞動者。”成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除此以外,勞務派遣單位或者被派遣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務派遣單位也應當向該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條例》還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履行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義務,這意味著被派遣勞動者同樣有權享受加班費、績效獎金,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等,單位連續用工的要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如果用工單位不履行這些義務,按規定用工單位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不簽合同
單位無需經濟補償
針對現實中個別存在的一些勞動者在自用工之日起一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卻不愿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并要求經濟補償的情況,《條例》也出臺了新的規定:用人單位可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不過,仍然應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如果用工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時,條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兩倍工資和經濟補償。
解約賠償
可不再支付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同時還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對經濟補償與賠償金是否同時適用,大眾普遍存在疑問:一些人認為,為懲罰用人單位的違法用工行為,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在支付了相當于經濟補償兩倍的賠償金后,還應當再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已經支付賠償金的,不應再支付經濟補償。
最新出臺的《條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明確了經濟補償和賠償金是否同時適用的問題。
不建名冊
單位最高罰2萬元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條例》進一步細化了職工名冊的內容,規定應包括勞動者姓名、性別、公民身份證號碼、戶籍地址及現住址、聯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時間、勞動合同期限等內容。《條例》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有關建立職工名冊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處以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14種情形
用工單位可解除勞動合同
條例明確了在“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等14種情況下,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用人單位可與勞動者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其實這14種情況在勞動合同法里都有規定,實施條例將可以解除合同的情況都列在了一起。另外還有一個新的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市勞動保障局法制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外,其余規定還包括,用人單位依法終止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時,除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支付經濟補償外,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明確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依法終止也要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應按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天府早報記者楊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惕!疫情期間六種騙局
2020-02-14離婚各撫養一個孩子女方可要求撫養費嗎?
2020-03-19商標國際注冊要具備什么條件
2020-04-03商號怎么取得
2020-04-08商號是企業名稱嗎
2020-04-10泄露機密需要支付違約金嗎
2020-04-10個人工傷認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0-04-11自己經營的淘寶店商標被人惡意搶注了,該怎么維權?
2020-04-14沒有借條,我還能要回錢嗎?
2020-04-14聘用聘請合同:這些注意事項不能少
2020-04-21抗稅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23發生醫療事故糾紛,申請仲裁程序是什么
2020-04-23遺囑真實性:可以舉證證明
2020-04-26大病救助申請書怎么寫?
2020-04-27無收入的人能否要求誤工費的賠償
2020-04-28房東是否能抵押租賃房?
2020-04-28夫妻離婚后如何處理債務承擔?
2020-04-29如何認定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2020-04-29沒有能力支付孩子撫養費如何處理?
2020-04-29離婚夫妻共同財產約定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4-30熟人性侵幾率高,千萬警惕
2020-05-06電信詐騙套路多
2020-05-21離婚訴訟孩子撫養費給多少合適?
2020-04-30千萬記住不要超過訴訟時效
2020-04-30夫妻離婚什么時候需要請律師?
2020-05-01離婚案件中偷拍偷錄能作證據嗎?
2020-05-01父親應該如何合法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0-05-01訴訟離婚子女撫養權有什么原則?
2020-05-01變更撫養關系糾紛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02遇到包庇罪犯怎么辦?
2020-05-02小區物業費要漲價怎么解決
2020-05-03離婚以后怎么樣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3夫妻離婚子女撫養權一般怎么判?
2020-05-03二級醫療事故的鑒定標準看過來!
2020-05-23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0-05-04雇員受到傷害誰來進行賠償
2020-05-04誤診到底是誰的錯?
2020-05-05不簽勞動合同要求雙倍工資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0-05-07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區別是什么
2020-05-08商標權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