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成為民事審理最難---- 法律規定不完善 導致同案不同判 本網記者杜海嵐 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馬來客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醫療事故糾紛案件可以說是法院民事案件中審理難度最大、最復雜的案件。該院副院長宿遲認為,醫療糾紛案件在法院審判工作中問題比較突出,現在有很多新的法規、新的司法解釋不斷出臺,但它們之間又存在著分歧,法院在審判實踐中怎樣理解、如何把握是個大問題。 看點一 [提示]各級人民法院對醫療事故案件如何適用法律的分歧很大,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也很不一致,從而導致大量同案不同判的現象發生 據記者了解,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時一般將其分為3類:醫療事故糾紛案件、醫療損害侵權案件、醫療合同糾紛案件,其中分歧和爭議較大的是在醫療事故糾紛案件和醫療損害侵權案件上。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陳特說,現在法院在審理醫療事故糾紛案件時的法律依據有:民法通則、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以及《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解釋》等。但是在審判實踐中,由于民法通則對醫療損害賠償并未作專門規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作為行政法規也沒有涉及法院對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審判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中又沒有明確醫療糾紛案件是否適用該司法解釋,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僅僅是對爭議較大的問題作出了原則規定,因此,各級法院在審理醫療損害賠償案件時,在許多問題上,如糾紛救濟途徑、舉證責任分配、如何啟動鑒定程序、如何確定損害賠償責任等方面存在諸多疑難問題,從而導致大量同案不同判的現象發生。 看點二 [提示]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區別不同案件類型分別適用法律的原則,但各法院在貫徹執行此原則時,在案由確定、鑒定類型和賠償標準等具體做法上還是不一致 據陳特介紹,目前北京市各級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時普遍存在著認識上的分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雖然比原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有很多進步,但是條例依然存在醫療事故不涵蓋醫療損害的問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程序也不能解決所有的醫療事故鑒定問題;條例規定的賠償項目與最高院的司法解釋相比較項目比較少,標準也比較低,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區別不同案件類型分別適用法律的原則,就是說醫療事故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事故以外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侵權案件參照民法通則。但是如何貫徹執行此原則也面臨一些問題: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案由的規定,在侵權部分對醫療損害賠償糾紛僅規定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這個案由,造成了法院在確定案由時比較困難。據統計,單是案由就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醫療侵權糾紛、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等,十分繁雜; 其次,對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醫療機構的行為經鑒定不構成事故的,是否允許患者一方變更訴訟請求,即按普通的人身損害提出請求,對此的認識也不一致; 第三,在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如果一方當事人申請司法鑒定,另一方當事人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應該委托進行哪個鑒定,現在各個法院認識不一致; 第四,對經鑒定構成醫療事故的案件,因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的賠償項目少,有的法院就根據民法通則和有關司法解釋增加賠償項目,對于條例規定賠償標準低的,有的法院根據公平原則提高賠償標準,各個法院的做法很不一致。 看點三 [提示]醫療事故構成要件與民事侵權要件相一致,法院審理時可以按民法通則確定責任,但賠償時仍應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的賠償標準,以避免同為醫療行為的侵權賠償卻不一樣的現象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維權部負責人鄭雪倩認為,從醫療事故的構成要件和民事侵權的構成要件來看,醫療事故構成要件與民事侵權要件相一致:同樣存在損害事實、有過錯、過錯與損害后果有因果關系,只不過醫療事故是特殊主體。 按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在醫療事故以外,存在四級醫療事故中沒有明顯人身損害部分和醫患雙方都不爭議醫療事故的情況。沒有明顯人身損害部分,按我國司法救濟原則就應不賠償;醫患雙方雖不爭議醫療事故但爭議的仍是醫療行為侵權,法院審理時可以按民法通則確定責任,但賠償時仍應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的賠償項目和計算方法,這樣可以避免同為醫療行為的侵權賠償卻不一樣,避免醫療事故以外的較輕的侵權賠償高于醫療事故賠償,同時還要維護上位法與下位法體系的一致性,考慮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調整醫療糾紛的特殊性,避免在全國引起法律適用的混亂,維護法律的公正和權威性。 看點四 [提示]選擇不同的案由在法律的適用上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管是不是醫療事故,患者都不再主張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而是轉而主張醫療損害賠償,因為后者賠償額度比前者高得多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維權部委員鄧利強舉了一個例子: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時經常會有這樣一種情況發生,法院立案后一般會讓患者選擇案由,法官會問患者,你是選擇醫院的醫療損害賠償責任,還是選擇醫院的醫療事故責任。選擇不同的案由在法律的適用上就出現很大的不同,并且需要做不同的鑒定。 如果患者選擇追究醫院的醫療損害賠償責任,法院會要求做法醫鑒定,然后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進行賠償;如果患者選擇追究醫院醫療事故責任,法院會要求由醫學會做醫療事故鑒定,并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來判賠。 因此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不管是不是醫療事故,患者都不再主張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而是轉而主張醫療損害賠償。除了患者對醫療事故鑒定缺乏信任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按照人身損害來賠的賠償額度要大大高于按照醫療事故來賠的賠償額度。 看點五 [提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擬對當前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存在的分歧進行規范。醫療糾紛案件遭遇的困擾亟需國家出臺法律法規統一約束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不久將出臺《關于審理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擬對當前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存在的分歧進行規范。擬規范的內容有: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概念及其內涵;醫療損害的救濟途徑及其醫療損害糾紛的起訴案由;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或醫療過錯、傷殘等級的司法鑒定的處理;醫療事故及醫療損害的賠償原則等。 北京市各級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中所遭遇的困擾在全國具有普遍的代表性。為了公平公正地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解決當事人打官司難、法院判案難的問題,迫切需要國家有關機關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統一規范醫療事故糾紛案件的審理工作,以結束當前審判工作同案不同判的現狀。 |
---- 法律規定不完善 導致同案不同判 |
本網記者杜海嵐 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馬來客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醫療事故糾紛案件可以說是法院民事案件中審理難度最大、最復雜的案件。該院副院長宿遲認為,醫療糾紛案件在法院審判工作中問題比較突出,現在有很多新的法規、新的司法解釋不斷出臺,但它們之間又存在著分歧,法院在審判實踐中怎樣理解、如何把握是個大問題。 看點一 [提示]各級人民法院對醫療事故案件如何適用法律的分歧很大,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也很不一致,從而導致大量同案不同判的現象發生 據記者了解,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時一般將其分為3類:醫療事故糾紛案件、醫療損害侵權案件、醫療合同糾紛案件,其中分歧和爭議較大的是在醫療事故糾紛案件和醫療損害侵權案件上。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陳特說,現在法院在審理醫療事故糾紛案件時的法律依據有:民法通則、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以及《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解釋》等。但是在審判實踐中,由于民法通則對醫療損害賠償并未作專門規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作為行政法規也沒有涉及法院對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審判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中又沒有明確醫療糾紛案件是否適用該司法解釋,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僅僅是對爭議較大的問題作出了原則規定,因此,各級法院在審理醫療損害賠償案件時,在許多問題上,如糾紛救濟途徑、舉證責任分配、如何啟動鑒定程序、如何確定損害賠償責任等方面存在諸多疑難問題,從而導致大量同案不同判的現象發生。 看點二 [提示]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區別不同案件類型分別適用法律的原則,但各法院在貫徹執行此原則時,在案由確定、鑒定類型和賠償標準等具體做法上還是不一致 據陳特介紹,目前北京市各級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時普遍存在著認識上的分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雖然比原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有很多進步,但是條例依然存在醫療事故不涵蓋醫療損害的問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程序也不能解決所有的醫療事故鑒定問題;條例規定的賠償項目與最高院的司法解釋相比較項目比較少,標準也比較低,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區別不同案件類型分別適用法律的原則,就是說醫療事故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事故以外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侵權案件參照民法通則。但是如何貫徹執行此原則也面臨一些問題: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案由的規定,在侵權部分對醫療損害賠償糾紛僅規定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這個案由,造成了法院在確定案由時比較困難。據統計,單是案由就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醫療侵權糾紛、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等,十分繁雜; 其次,對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醫療機構的行為經鑒定不構成事故的,是否允許患者一方變更訴訟請求,即按普通的人身損害提出請求,對此的認識也不一致; 第三,在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如果一方當事人申請司法鑒定,另一方當事人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應該委托進行哪個鑒定,現在各個法院認識不一致; 第四,對經鑒定構成醫療事故的案件,因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的賠償項目少,有的法院就根據民法通則和有關司法解釋增加賠償項目,對于條例規定賠償標準低的,有的法院根據公平原則提高賠償標準,各個法院的做法很不一致。 看點三 [提示]醫療事故構成要件與民事侵權要件相一致,法院審理時可以按民法通則確定責任,但賠償時仍應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的賠償標準,以避免同為醫療行為的侵權賠償卻不一樣的現象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維權部負責人鄭雪倩認為,從醫療事故的構成要件和民事侵權的構成要件來看,醫療事故構成要件與民事侵權要件相一致:同樣存在損害事實、有過錯、過錯與損害后果有因果關系,只不過醫療事故是特殊主體。 按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在醫療事故以外,存在四級醫療事故中沒有明顯人身損害部分和醫患雙方都不爭議醫療事故的情況。沒有明顯人身損害部分,按我國司法救濟原則就應不賠償;醫患雙方雖不爭議醫療事故但爭議的仍是醫療行為侵權,法院審理時可以按民法通則確定責任,但賠償時仍應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的賠償項目和計算方法,這樣可以避免同為醫療行為的侵權賠償卻不一樣,避免醫療事故以外的較輕的侵權賠償高于醫療事故賠償,同時還要維護上位法與下位法體系的一致性,考慮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調整醫療糾紛的特殊性,避免在全國引起法律適用的混亂,維護法律的公正和權威性。 看點四 [提示]選擇不同的案由在法律的適用上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管是不是醫療事故,患者都不再主張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而是轉而主張醫療損害賠償,因為后者賠償額度比前者高得多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維權部委員鄧利強舉了一個例子: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時經常會有這樣一種情況發生,法院立案后一般會讓患者選擇案由,法官會問患者,你是選擇醫院的醫療損害賠償責任,還是選擇醫院的醫療事故責任。選擇不同的案由在法律的適用上就出現很大的不同,并且需要做不同的鑒定。 如果患者選擇追究醫院的醫療損害賠償責任,法院會要求做法醫鑒定,然后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進行賠償;如果患者選擇追究醫院醫療事故責任,法院會要求由醫學會做醫療事故鑒定,并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來判賠。 因此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不管是不是醫療事故,患者都不再主張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而是轉而主張醫療損害賠償。除了患者對醫療事故鑒定缺乏信任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按照人身損害來賠的賠償額度要大大高于按照醫療事故來賠的賠償額度。 看點五 [提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擬對當前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存在的分歧進行規范。醫療糾紛案件遭遇的困擾亟需國家出臺法律法規統一約束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不久將出臺《關于審理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擬對當前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存在的分歧進行規范。擬規范的內容有: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概念及其內涵;醫療損害的救濟途徑及其醫療損害糾紛的起訴案由;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或醫療過錯、傷殘等級的司法鑒定的處理;醫療事故及醫療損害的賠償原則等。 北京市各級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中所遭遇的困擾在全國具有普遍的代表性。為了公平公正地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解決當事人打官司難、法院判案難的問題,迫切需要國家有關機關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統一規范醫療事故糾紛案件的審理工作,以結束當前審判工作同案不同判的現狀。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黑龍江東禹律師事務所成立于2002年10月,是黑龍江省司法廳批準注冊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位于北國冰城哈爾濱南崗經濟技術開發區,會展CBD。擁有300平方米的現代化辦公場所,本著現代化高配置的資源配置硬件辦公設備,同時擁有一支由31名優秀律師及行政管理人員及顧問組成的高素質專業化律師團隊。東禹律師以客戶為關注焦點;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創新求發展;追求個人、事務所、社會的和諧發展。 律師簡介 李曉航律師,2013年考取司法資格,一次性通過司法考試取得A證。現任哈爾濱市仲裁法學會委員,現執業于黑龍江東禹律師事務所。從業以來為多家企業解決復雜疑難問題,提供專業系統的法律服務。并且擅長辦理民商事疑難案件,曾擔任某某離婚案件律師,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化權益取得300余萬元財產。擅長婚姻家庭、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遺產繼承糾紛和公司、企業法律顧問事務。 李律師希望以自己耐心、恒心、嫻熟的業務技能,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化合法權益。以己推人,把當事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辦是一直秉承的信念!
網絡訂餐要當心,這些事項需注意!
2020-02-18公司前臺工作人員的簽收是否意味著訴訟文書的送達呢?
2020-03-20債權憑證的發放條件
2020-03-24加班不給加班費該怎么辦?
2020-03-27和老公異地,發現他和別的女人在非法同居,會怎么處罰?
2020-04-02締約過失責任的認定
2020-04-10沒簽勞動合同,怎么補救?
2020-04-14醫療事故行政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04-16“傳奇人物”出獄了,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2020-04-24房屋繼承有糾紛,妥善處理是關鍵
2020-04-26如何申請債務人破產?
2020-04-27起訴離婚的流程怎么走?
2020-04-28夫妻共同債務有哪些特征?
2020-04-28夫妻如何采取約定財產制?
2020-04-28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28農村子女撫養費怎么計算?
2020-04-28哺乳假一般從什么時間開始算
2020-04-30訴訟離婚孩子撫養權法官怎么考慮?
2020-04-29再婚老人離婚糾紛怎么解決?
2020-04-30勞動合同可以約定違約金條款嗎?
2020-04-30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會犯法嗎?
2020-04-30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律條件是什么?
2020-04-30聚眾阻礙解救被收買的婦女、兒童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0-04-30醉酒后犯事,要負責任嗎
2020-04-30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區別
2020-05-06孩子撫養權如何爭取?怎么變更?
2020-04-30構成誹謗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30離婚后子女撫養歸屬標準是什么?
2020-05-012020起訴離婚的手續是怎么樣的?
2020-05-03事實婚姻如何解除
2020-05-04民間借貸利息計算應以借期內外還款區分上限利率
2020-05-04子女探視權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0-05-042020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有哪些規定?
2020-05-04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是什么
2020-05-04辦理離婚手續不予受理的情況包括哪些?
2020-05-05離婚再結婚登記是否要帶離婚證
2020-05-05起訴離婚需要準備哪些證據?
2020-05-05如何收養孩子?
2020-05-06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有什么后果
2020-05-0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可以獲得哪些補償?
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