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見代理實質上是一種行為人的無權代理,形成表見代理往往是因為無權代理人讓第三人誤以為其有代理權。表見代理和真正的無權代理一樣,都不能對抗善意的第三人。那么,表見代理的相對人是否享有撤銷權呢?律霸在本文中主要為你介紹表見代理撤銷權的行使要件是什么?。
一、表見代理構成要件
1、須行為人無代理權
成立表見代理的第一要件是行為人無代理權。所說無代理權是指實施代理行為時無代理權或者對于所實施的代理行為無代理權。如果代理人擁有代理權,則屬于有代理權,不發生表見代理的問題。
2、須有使相對人相信行為人具有代理權的事實或理由
這是成立表見代理的客觀要件。這一要件是以行為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某種事實上或者法律上的聯系為基礎的。這種聯系是否存在或者是否足以使相對人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應依一般交易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行為人持有被代理人發出的證明文件,如被代理人的介紹信、蓋有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有被代理人向相對人所作法人授予代理權的通知或者公告,這些證明文件構成認定表見代理的客觀依據。對上述客觀依據,依《合同法》第49條的規定,相對人負有舉證責任。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盜用他人的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簽訂合同的,一般不認定為表見代理,但被代理人應負舉證責任,如不能舉證則構成表見代理。對于借用他人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簽訂的合同,一般不認定為表見代理,由出借人與借用人對無效合同的法律后果負連帶責任。
3、須相對人為善意且無過失
這是表見代理成立的主觀要件,即相對人不知行為人所為的行為系無權代理行為。如果相對人出于惡意,即明知他人為無權代理,仍與其實施民事行為,就失去了法律保護的必要,故表見代理不能成立。《民法通則》第66條第4款規定,相對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經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相對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4、須行為人與相對人之間的民事行為具備民事行為的有效要件
表見代理發生有權代理的法律效力,因此,表見代理應具備民事行為成立的有效要件,即不得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等。如果不具備民事行為的有效要件,則不成立表見代理。
二、表見代理撤銷權
表現代理中的相對人不享有撤消權.理由如下:
表見代理成立,訂立的合同有效,表見代理中的相對人不享有《合同法》第48條規定的撤銷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8條第1款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法律效力,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第2款規定:相對人可以催告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以通知對方的方式作出。本條所指的無權代理應當是狹義的無權代理,在此情況下,相對人有撤銷權。而《合同法》第49條規定表見代理的情況雖然也是無權代理,但是這種情況屬于廣義的無權代理,與第48條的規定中的狹義的無權代理不同,其根本區別是:是否存在有使相對人有理由相信本無代理權的行為人有代理權的客觀事實。表見代理雖屬無權代理,但是,只要存在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事實,表見代理成立,行為人的代理行為就應當按有效的代理來看待;在此情況下,所簽訂的合同就應當是有效合同。所以,相對人不享有《合同法》第48條規定的撤銷權。
以上是小編為你做的介紹,關于“表見代理撤銷權的行使”這一問題你是否清楚了解呢。小編為你總結至此,表見代理中的相對人是沒有撤銷權的,在我國《合同法》中就有明確的規定,因表見代理而簽訂的合同是有效的,與真正的無權代理不同,相對人在一個月之內可以向被代理人追認。小編要提醒的是,因無權代理人代理而產生的后果是由被代理人承擔責任,而無權代理人對代理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役軍人結婚規定有哪些
2020-11-14夫妻離婚怎么辦手續
2021-02-10離婚公證書要怎么寫
2020-12-22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材料
2021-01-25家暴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1-01-30離婚用戶口本嗎?
2021-02-26向法院起訴離婚時間是多久
2021-03-21標準離婚協議書格式怎么寫
2020-11-12起訴離婚律師費用是多少
2020-11-12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家庭主婦是如何分配的?
2020-11-10離婚率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14單方起訴離婚程序有哪些?
2021-02-23離婚糾紛代理詞有哪些內容
2020-12-02近幾年的中國離婚率是多少?
2021-01-09協議離婚程序是什么,具體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1最新離婚協議書格式
2020-11-13哪些證據能夠證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3-11婚姻法離婚方式有哪些,離婚可以通過哪些方式
2021-01-08離婚子女撫養費計算,撫養費的支付方式
2021-02-28要求增加撫養費起訴狀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