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經營困難,承租人能否解除合同?
由于租賃雙方在簽訂合同時只約定了違約責任,沒有單獨訂立承租人可以獨立解除合同的條款,因此在承租人因經營困難單方面要求解除合同時發生了糾紛。”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未對“業務困難”作出規定并在合同條款中增加,雙方發生爭議后未達成解除合同的協議,不符合合同法中約定解除合同的情形。承租人要解除合同,只能依照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承租人主張“市場不景氣導致經營損失,繼續經營造成較大損失,合同目的已無法實現”。在法院的陳述中,承租人并未明確其所依據的具體法律條款,但根據其表述方式,筆者認為其更有可能依據第一款“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根據民法通則,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在實踐中,它往往指自然災害、政府行為和社會不正常事件,排除商業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承租人的辯護理由是“經濟不景氣”,該理由是否構成不可抗力?我認為這絕對不構成不可抗力。經濟波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市場蕭條是不可預測的。與承租人經營的餐飲業同類型的其他餐飲企業經營如火如荼,利潤可觀,難以避免或克服。因此,經濟不景氣純屬商業風險,經營虧損不是解除合同的法律理由。根據《合同法》,只有守約方有權解除合同。如果支持方也有權終止合同,則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助長了違約風。承租人訂立租賃合同的目的是取得房屋使用權。出租房屋交付后,承租人如何使用,是其自由行使合同權利的表現。只要承租人不違反合同約定使用租賃房屋,出租人和第三人都不得干涉。承租人擅自騰出房屋是對其合同權利的行使。出租人不要求承租人恢復經營,但要求承租人繼續履行合同,并承擔支付租金和遲延支付租金的違約金。
基于上述情況,承租人能否因經營困難而解除合同?更多信息,你可以咨詢律師。在此基礎上,本文對承租人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可見,在正常情況下,我們有兩種解決方案:1。事件發生后,通過協商終止該行為。2先前的協議被撤銷。這兩種方式有著相同的內涵,都遵守著雙方的合同。因此,在簽訂合同時,應注意違約條款與合同終止之間的聯系。合同的終止條件應當具備,終止條件應當明確。對于更多的問題,律師事務所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號可以變更嗎
2021-02-18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