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勞動合同協議書包括哪一章根據《合同法》第35條,如果雙方以合同書的形式訂立合同,則在雙方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就當事人而言,他們不過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自然人訂立合同時,一般由訂立合同的自然人簽字或者蓋章;法人和其他組織訂立的合同,一般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簽名或者蓋章。我國《合同法》沒有明確規定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涵蓋哪一章。實際上,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公章種類很多,包括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行政章、各部門公章等。一般來說,合同專用章和行政章均可作為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和各部門公章的有效性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僅證明欠款(企業間的會計報表)等財務問題,財務印章也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法》第23條規定,簽字或蓋章是一種選擇性關系,即簽字或蓋章,蓋章或同時簽字蓋章。這三種情形對合同的成立具有相同的意義。在實際簽訂合同時,人們往往會注意印章的作用和意義。有些人甚至認為印章比簽名更重要。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印章(即印章)的使用等于印章所有人(即印章的名義上的人)的簽名,印章的效力等于簽名的效力。印章之所以具有證明功能,是因為印章可以代替、反復代替簽名,有時還具有省力的效果。由于印章容易偽造,且印章的名義所有人(即印章上注明姓名或名稱的印章所有人)容易與實際控制人分離,因此印章的證明力基本上低于簽名的證明力。在交易活動中,我們應該更加關注簽名,因為簽名與簽名人之間的聯系的確定性遠遠大于印章與印章的名義人之間的聯系。只要對方當面簽字,就可以在相當程度上保證其簽字的有效性和證明力
對于終止勞動關系,一般認為應加蓋公司公章。法律文件是雇員和雇主之間的協議。公司部門無權簽署本協議,不能代表企業行為。如果加蓋部門印章,本協議可能不具有法律效力勞動合同終止證明,如果是勞動合同,則應加蓋甲方公司印章或公司合同印章,而不是其他公司印章或勞務派遣合同部門印章,《勞動合同終止證明》加蓋勞務派遣公司印章。終止勞動關系的類型
(I)雙方協商終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協商一致終止勞動合同
通過協商終止勞動合同沒有實質性和程序性限制,只要雙方同意內容、形式和程序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和強制性規定
如果雇主提出終止勞動合同,雇主應向雇員支付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II)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無需雙方協商一致或征得用人單位同意。具體來說,可分為預先通知取消和立即取消。提前終止
勞動者在履行提前通知程序后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有兩種情況:
(1)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2)勞動者可以在試用期內提前3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2。立即終止《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的情形。在第一款規定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工作,或者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指揮和強迫冒險作業,勞動者可以單方面終止合同,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不事先通知用人單位立即解除勞動合同。在上述情況下,勞動者可以立即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無需支付違約金,用人單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而無需提前通知用人單位即可立即終止雇主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
1。過失解雇
即當工人有過失時,雇主有權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
因過失終止勞動合同的程序沒有嚴格限制,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為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依法規定了違約金條款,勞動者必須支付違約金
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或經發包人提議后拒不改正的
2。無過錯解雇
即勞動者無過錯,但因主客觀原因不能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有權根據法律規定履行法律規定的程序后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
無過錯終止勞動合同的程序有嚴格限制,具體是指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勞動合同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或者在解除勞動合同前再支付勞動者一個月的工資;用人單位為解除勞動合同,選擇向勞動者支付額外一個月的工資的,按照勞動者上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性裁員
經濟性裁員是指由于經濟或技術原因,雇主一次裁員超過20人或少于20人的工人,但占企業員工總數的10%以上,為了降低勞動力成本,改善經營管理
對經濟性裁員有嚴格的條件和程序限制。雇主在裁員時必須遵守規定。經濟性裁員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同時,在裁員的情況下,應優先保留以下人員:
(1)與單位簽訂長期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與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3)家庭中沒有其他就業人員,且有老年人或未成年人需要贍養的
無論哪一方決定解除勞動合同,責任方均應承擔相應的經濟損失。那么,合同的效力需要符合法律規定。法律規定一般規定勞動合同需加蓋公司合同章,符合法定程序,受法律保護。歡迎訪問律霸.com尋求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排除妨害能否再次申請執行
2021-02-17拆遷中的回遷房質量有問題怎么辦
2021-02-23微信被騙報警當地不受理該怎么辦
2021-01-06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股權轉讓時公司名下房產可否處理
2021-03-01工傷意外身亡賠多少錢
2021-02-11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