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撤銷行為是行使撤銷權,撤銷權本身是形成權
從權利歸屬的角度來看,在行使形成權后,如果可以行使另一個形成權來撤銷先前的形成權,其次,形成權本身的性質是不可撤銷的,形成權一旦行使,就會產生相應的后果。合法和適當的行使,造成法律后果;非法和不當行使,造成非法后果。無論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都會產生相應的后果。第三,從后果的角度來看,形成權也不允許債權人單方面撤銷形成權。行使形成權的后果不超過兩個:第一,如果形成權的行使合法且適當,民事法律關系的變化會產生后果;二是違法不當行使,不存在民事法律關系變更的后果,但對于第一種后果,對權利相對人的損害有賠償或者根據請求繼續履行責任
,由于相應的變更后果已經發生,且時間不可逆轉,債權人只能接受,不再享有撤銷權。對于第二種后果,形成權行使不當,由于其行使不當,沒有相應的法律后果。因此,該權利的相對人有權要求繼續履行義務和損害賠償。另一方當事人提起訴訟或者仲裁請求經濟賠償時,即使債權人主動履行,另一方當事人也可以拒絕。此外,繼續履行不能免除賠償責任。
案例:
李先生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自1996年起,李先生一直擔任部門經理。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于2003年12月31日到期。2003年10月,該公司以違反紀律為由解雇了李先生。李先生拒絕接受,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撤銷解雇通知,并要求經濟補償。誰知道呢,仲裁已經進行了四個多月了。2004年1月16日,公司通過EMS向李先生發送了撤銷解雇決定的通知。同時,它還向李先生發出了終止合同的通知,稱雙方的勞動合同關系已于2003年12月31日到期。合同期滿后,雙方沒有繼續履行合同關系,因此通知李先生合同已終止。不久,仲裁再次開庭。在法庭上,公司提交了終止合同通知和撤銷決定作為證據。結果,仲裁在幾天內作出了裁決。據稱,由于該公司撤銷了解雇決定,因此本案爭議的主題不存在。因此,李先生敗訴,沒有給予任何賠償。李先生拒絕并提起訴訟。本案正在審理中
本案結論:
1。如上所述,公司無權單方面撤銷解雇決定,因為公司行使的權利的性質是組建權,公司無權單方面撤銷解雇決定。此外,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撤銷解雇決定具有明顯的惡意。當時,雙方都在仲裁期內(當然,仲裁期明顯超過了,超過的原因往往是案件以外的因素,暫不討論)。為了逃避責任,降低敗訴的風險,公司故意利用合同期限達到仲裁結束前的時間撤銷解雇決定。其撤銷的目的在于規避自身責任,降低敗訴風險。民法有一個基本理論,即利用法律形式達到非法目的的行為是無效行為。根據這一理論,即使公司的撤銷行為是合法的,由于其目的本身是非法的,該行為本身也是無效的。公司終止合同的決定無效
如上所述,由于雙方之間的解雇決定尚未撤銷,公司發出的終止合同的決定自然沒有事實依據,因此該決定也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履行不能的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25三級乙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2-07對因產品質量問題引起的糾紛應當采取何種方式解決
2021-02-12掛名法人代表有什么后果
2021-01-06死刑復核階段可委托辯護人嗎
2021-01-24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