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必須事先對錄用條件進行公示,要讓員工知道用人單位的錄用條件。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就是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員工知道了本單位的錄用條件。
企業如何制訂錄用條件
人力資源管理者在充分認識錄用條件的基礎上,應當制訂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的錄用條件,但由于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差異性,錄用條件往往也會差異性,在此,將一些通用標準介紹如下:
1、誠信信息,也即防欺詐信息
根據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在招聘勞動者時,可以向勞動者了解與工作有關的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告知,如果因為勞動者的欺詐行為而簽訂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且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用人單位在制訂錄用條件時,應當與勞動者明確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包括但不限于:身份信息、身體信息、學歷信息、專業技術信息、歷史背景、工作經驗、求職簡歷與入職登記表中的信息及其他由本人提供的資料信息等等。
2、入職手續條件
辦理入職是勞動者進入用人單位必經的程序,一般可將如下條件視為不符合錄用條件:
(1)被查實不符合公司招聘條件的;
(2)無法提供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證明的;
(3)不具備政府規定的就業手續的;
(4)無法提供公司辦理錄用、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所需要的證明文件的;
(5)未經用人單位書面許可不按勞動合同約定時間到崗的;
(6)與原用人單位存在競業限制約定且用人單位在限制范圍之內的。
3、身體健康條件
在錄用條件中,可以約定不得患有精神疾病或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應禁止工作的傳染病等。
4、崗位職責條件
崗位職責是確定勞動者是否能勝任工作的條件,針對崗位的不同,用人單位一般均會設定崗位職責,因為根據法律的規定,如果勞動者被證明不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培訓或調整該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培訓或調崗后,仍然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一個月通知或多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情況下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如果在試用期期間,用人單位發現勞動者不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崗再做出“不勝任工作”的解除決定時,用人單位不僅僅付出較長的時間成本,更付出金錢成本,且容易造成適用混淆,引發不必要的糾紛。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錄用條件是否需要公示的介紹,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用人單位必須事先對錄用條件進行公示,要讓員工知道用人單位的錄用條件,這樣用人單位才有證據證明員工知道了本單位的錄用條件。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資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吃荔枝查出酒駕被罰是否可以復議
2021-03-07如何寫離婚協議書?
2021-02-14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權利和義務
2020-11-12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