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內涵及其演進
“秩序”(Order)這一術語從法律上講是指體現權利義務某種程度上一致性、連續性和確定性,是調整人類事務的各種規則的總和。所謂國際經濟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來的國際經濟關系以及各種國際經濟體系與制度的總和,是使世界經濟作為有內在聯系和相互依存的整體進行有規律地發展與變化的運行機制。
(一)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提出及其演進
二戰之后,在1947年以美英為首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簽定了《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以及《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由此在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領域形成了國際性的制度安排,這三大協定構成了戰后國際經濟秩序的基本法律框架,但其本身主要反映了以美英為首的發達國家的利益和要求,是殖民主義時代國際經濟關系的產物,無法反映二戰以后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
二戰以后國際社會政治格局發生顯著變化,一大批殖民地國和附屬國紛紛擺脫殖民統治而成為政治上獨立的新興主權國家。但是,舊的經濟格局并沒發生明顯變化,原有的殖民主義經濟結構和垂直分業狀況仍然使新興國家無法擺脫發達國家的控制,嚴重阻礙了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因此發展中國家面臨著改革和破除舊的國際經濟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歷史使命。所謂國際經濟新秩序是指“在當今的世界經濟環境中促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社會進步,對反映舊國際經濟秩序的現行國際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和改變。”最早提出國際經濟新秩序概念的是阿根廷著名經濟學家勞-爾。**維什(RaulPrebish),他提出的“中心-外圍論”(Centre-peripheryDoctrine)主張外圍國家要發展,就要從各個方面打破這種不合理的中心-外圍結構,爭取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1955年4月召開的亞非會議第一次提出了要求變革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呼聲。1964年8月不結盟國家第二屆首腦會議上首次提出建立“新秩序”的口號。在第三屆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上,建立“新秩序”的綱領大體形成。隨著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浪潮日益風起云涌,在發展中國家的努力斗爭下,聯合國大會于1974年5月相繼通過了《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和《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行動綱領》(以下簡稱《行動綱領》)。《宣言》和《行動綱領》確立了建立主權平等、公平互利的新國際經濟秩序的基本目標,以及實現這個目標的行動綱領。1974年12月,大會又通過了《各國經濟權利義務憲章》(以下簡稱《經濟憲章》)。這些文件的通過,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中有偽證嗎
2021-03-24最新勞動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2021-02-22中國人同外國人內地結婚如何辦理手續
2021-01-16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偷窺隱私在法律上如何處理
2021-03-17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