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款要上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明確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國稅發[1999]178號文中規定: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具體計稅公式如下:
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免稅收入額-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工齡-費用扣除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工齡
公式中“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是指個人取得的補償收入時實際繳納到地方稅務機關、勞動社會保障部門或政府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指定專戶的部分,對未實際繳納的不得扣除。如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已于當月發放工資中扣除,則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計算時不可再重復扣除。
“工齡”是指計算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的個人實際工作年限,如果實際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如何協助追賬
2021-03-1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父親死了遺產怎么繼承
2021-01-09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