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效力的判斷標準
1、違反民法和強行性規定的格式條款無效。
“所謂民法和合同法強行性規定,是指不依賴于當事人意志而必須無條件適用的法律規范,此類規范僅依法定事由的發生而適用,且內容不得以當事人意志改變或刪除。”因此,如果格式合同條款的內容違反了法律強制或者禁止性規定,無論是否基于自由意思而訂立,都應該認定為無效。“以強行性規制技術調整格式合同條款,使格式合同失卻效力,不僅表明了法律對某些格式條款的堅決態度,同時也昭示了法律對社會生活的一種干預。”
2、違反民法基本原則的格式條款無效。
“由于格式合同條款訂入合同并沒有雙方當事人的協商,即使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內容,相對人也無法提出異議,對此類合同條款,就應當依據民法基本原則,如公序良俗原則、誠實信用原則、顯失公平原則、平等互利原則等作為判斷依據。”在各國立法與司法實務中,主要采取了三個民法基本原則作為判斷格式合同條款效力的依據,即公序良俗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1)嚴禁權利濫用原則。所謂權利的濫用,系指權利人行使權利背離權利本旨或超越權利界限之違法行為。法律對此行為予以否認或限制其效力,即為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2)公序良俗原則,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原則是行使民事權利和從事民事行為的基本指導原則,對于合同中違反公序良俗的內容,各國法律均認為無效。我國《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實際上包括了公序良俗原則。所以,格式合同條款的內容如果違反公共秩序,應當認定為無效,從而不發生拘束合同相對人的效力。
(3)誠實信用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6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合同法》第6條也明確規定:“當事人在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時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不得有欺詐行為。”誠實信用原則是現代民法最基本的指導原則;在對格式合同條款的效力進行規范時,首先就應當考慮如何借規范格式合同條款的內容,以維護合同當事人間利益之均衡,從而保障合同正義。在民法的基本原則中,可以維護合同當事人利益的均衡為優先目的者,當屬誠實信用原則。我們知道,在違反一些基本原則的情況下會避免導致格式合同無效。格式合同被判定無效后,相關當事人就會受到相應的損失,這樣是不利于合同目的的實現的。所以,了解格式合同效力的判斷問題是很有必要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獨資企業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0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交通事故車輛保全怎么進行
2020-12-09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撞傷牙齒鑲牙在意外傷害險的理賠范圍呢嗎
2020-12-22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