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抗辯權和后抗辯權兩者是否有差別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后履行抗辯權,是指在沒有規定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當事人一方在當事人另一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有權拒絕先為給付的權利。
2、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在傳統民法上,有后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中國合同法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些都是它不同于后履行抗辯權之處。
二、構成要件不同
(一)后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
1、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2、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3、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4、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二)先履行抗辯權構成要件
1、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2、兩個債務須有先后履行順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債的本旨。
三、適用條件不同
(一)后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1、由同一雙務合同產生的互負債務,且雙方債務有對價關系
2、當事人雙方互負的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且均已屆清償期
3、當事人一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按合同約定履行債務
4、對方當事人應履行的義務是可能履行的
(二)先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1、需基于同一雙務合同
2、該合同需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抗辯權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先履行抗辯權和后履行抗辯權的區別還是比較大,從概念、構成要件以及適用條件都有不同點。簡單來說就是先履行抗辯權顧名思義就先履行,后履行抗辯權就后履行。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識或者有任何疑問,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九級傷殘工傷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3-06隱名股東的繼承人能否直接繼承顯名股東名下的股權
2020-12-04商標侵權中的“反向假冒”的法律規制
2020-12-26公證的不可撤銷的效力
2020-12-20適用保護女方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29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內河船舶糾紛的管轄規定是什么
2021-01-21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