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聞侵害名譽權的抗辯理由是什么
實踐中構成侵害名譽權要具備下列要件:
1.行為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并指向特定人,行為人的行為為第三人所知悉;
2.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
但在符合上述侵害名譽權構成要件的基礎上,如果行為人具有抗辯事由,仍然可以免責或減輕責任。抗辯事由也是阻卻違法事由,它是指被告針對原告提出的承擔名譽權責任的請求而提出的證明原告的訴訟請求不成立或者不完全成立的事實。盡管我國法律和司法解釋對此未作明文規定,但從世界各國法律和我國司法實踐看,抗辯事由主要有如下幾種情形:
一、內容真實
在一般情況下,只要行為人能證明自己的主要言詞是真實的、符合客觀實際情況的,就可以被免除侵害名譽權的責任,但是如果發生侵害名譽權與侵害隱私權的競合,則不能以此作為抗辯事由。
二、正當行使權利
正當行使權利的行為是指根據法律的授權或有關規定,在必要時因正當行使權利而有損他人的名譽的行為。其首先要有合法的授權或依據法律規定享有實施某種行為的權利;其次正當行使權利的行為是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公民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出的批評和建議,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提出的申訴、控告或檢舉行為等。即使該公民反映的情況不完全真實,或者僅是一種懷疑,也是正當行使權利。但如果出于誣告陷害目的,四處誹謗,擅自向外傳播,則另當別論。
2、各級人民代表、政協委員在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即使其在會議上的陳述會損害某人的名譽,也不能構成侵害名譽權。但這些被侵害人必須是議政范圍所涉及的對象。
3、有關黨政部門依據職權對自己管理的干部、職工依據一定的事實作出涉及個人品德的評價。即使評價有不當之處,也不能認為是侵害名譽權。如果超出職權范圍,惡意散布有損他人名譽的言論,也可構成侵權。
4、履行法律和道德上的義務。如父母對子女的教導,教師對學生的品行作出的評價等。
三、正當輿論監督
輿論監督是新聞工作者以及其他人依法通過新聞媒介發表評論,對社會生活、經濟生活等方面進行的批評監督。在現實社會中,為披露不法行為和不正當的行為,新聞報道和評論只要主要事實真實,而只是個別細節上有失真實或用詞造句不當,則不能認為構成侵權。
四、受害人同意
受害人同意指受害人事先明確作出自愿承擔某種后果的意思表示。這種同意首先必須事先作出,其次必須出受害人自愿,再次不得違背法律和公共道德。
五、第三人過錯
第三人過錯是指因為原、被告以外的第三人對原告遭受名譽損害結果的發生具有過錯。如果被告此時沒有過錯,則免除責任;如被告有共同過錯,則不能免除責任。
綜上所述,對于新聞侵害名譽權的抗辯最好要從內容和行為的正當上來對過錯方面來進行解釋,當然都會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也賦予被告抗辯的權利,合法的去爭取行使自己的權利,以保證自己的權益不受到他人的侵害。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哪些
2020-11-17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再保險公司概述
2021-02-122020養殖場拆遷補償內容有哪些
2021-02-01農村房屋拆遷補償,農村戶口和非農戶口有哪些區別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