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宅基地使用權繼承問題是怎樣的?
宅基地使用權繼承問題是在基地使用權不能進行繼承。主要是其具有人身依附性。宅基地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宅基地使用權不屬于被繼承人遺留的合法財產,不能被繼承。
《憲法》第十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參照《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二至一百五十五條:宅基地使用權是一項特殊的用益物權,是家庭共同共有財產,與家庭關系密切相連,不是個人財產,不能繼承。但是即使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的人去世了,只要家庭關系存續,其他成員都有使用權,只是不是“繼承”問題。
二、宅基地使用權特殊性規定是什么?
1、宅基地使用權具有身份性。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宅基地使用權與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密切相關,只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才能享有宅基地使用權,禁止流轉。
2、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具有無償性。從我國現有的法律規定來看,集體成員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無需交納相關費用,原則上是無償取得。
3、宅基地使用權在功能上具有福利性。宅基地使用權為保障農民“居者有其房”而設立,具有社會保障職能。
根據宅基地使用權的特殊性,集體成員取得宅基地使用權是基于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如果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死亡那么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就終止,其生前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權也應當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回。
農村集體成員的判定標準是很嚴格的,一般以是否形成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關系,并依法登記取得所在地常住戶口作為形式要件,以是否需要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村土地為基本生活保障為實質要件進行綜合判斷。
當代社會能夠作為遺產繼承的和不能作為遺產繼承的,在法律當中實際上都是有明確的界限劃分的。必須所有權是歸屬于當事人個人的才能夠進行繼承,比如說宅基地的使用權因其具有強烈的人身依附性,不能繼承。
遺囑繼承什么情況下會失效
繼承法規定女婿屬于法定繼承人嗎
如何辦理遺產繼承公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交通事故民事官司如何打
2020-11-28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城鎮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3-11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