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后體檢出有病找誰?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8條的相關規定,只有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辦理離退休)后,從未再次從事或接觸過有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工作,才可以在被診斷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
也就是說,離崗后查出職業病的勞動者要想獲得工傷賠償,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未從事過其他有職業病危害的工作,而是在檢查后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這樣的規定既保護了用人單位不“背黑鍋”,也保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二、確定原則
工傷保險待遇是職工在受到事故傷害和患職業病時獲得的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因此,必須保持一個相對公平和相對統一的待遇水平。所謂相對公平,就是要考慮制定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時,要充分考慮社會總體經濟狀況和職工總體工資收入,使工位職工的待遇水平適度,即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所謂相對統一,就是要考慮全國各地的工傷職工分布情況和地區差異,在制定政策時,對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和享受待遇的條件方面不能各行其是。現行的工傷保險待遇,在待遇項目方面,國家統一進行了規定,而具體待遇標準則采取了中央和地方統籌兼顧的原則。
一是要考慮相同等級的工傷職工,待遇支付比例要相同;
二是要考慮工傷職工待遇與本地區職工生活水平相適應。
所以,現行的工傷保險待遇,既有統一的規定,又與各地的實際工資水平相銜接,給地方一定的空間。
因此,工傷保險待遇制定應當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一是要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待遇過高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不相適應,會導致社會的矛盾。
二是要切實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無論是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還是待遇水平都要從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來考慮,使工傷職工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
三是考慮新老政策的平穩過渡。這不僅牽扯到老工傷人員與新工傷人員的待遇水平銜接問題,還涉及工傷保險待遇項目的銜接。《條例》規定原有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證了政策的平穩銜接。
四是要有利于增強用人單位做好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的責任。五是補償與救助相結合。
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應當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而變化,因此,工傷職工或供養親屬按月領取的長期待遇,是需要適時進行調整的。一般情況,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是需要經過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批準的。
用人單位也是需要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那么在工作期間發生了工傷意外情況后是可以通過社會保險進行索賠,如果用人單位出現拒絕支付的情況下也是可以通過勞動仲裁或者訴訟的方式來解決,具體的賠償金額和賠償的項目會根據受害人的工傷程度來確定計算的。
超過工傷認定的時效,怎樣處理
最新工傷傷殘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然人有維護生命尊嚴的權利嗎
2021-01-18一般保證期限
2021-01-21車輛交通事故如何處理
2021-03-14監視居住轉刑拘的條件
2021-02-20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