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出現違約事宜怎么辦?
勞動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出現違約事宜可以臨時協商違約金,不管是否員工主動要求都應該讓單位主動與其進行合同的簽訂并將日后二者的工作關系能夠在固定的規定中有所保障,尤其是雙方因為后來的某些原因而無法完成合同的義務就可能會構成違約。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二十三條: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二十五條:除本法第22條和23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支付違約金。因此可以說明用人單位向勞動者主張違約金的情形只有《勞動合同法》第22條、23條規定的情形,這兩類情形約定的違約金條款是有效的,違反這兩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主張違約金。除此之外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的情形都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有些用人單位為了本公司利益會違反《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約定或者強迫勞動者簽訂違約金條款,這樣的違約金條款是無效的。
而勞動者對用人單位主張違約金的權利,法律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和限制。針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由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承擔法律規定之外的違約金的情形,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未進行立法干預的情況下,應認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有效。
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條款,但并未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進行立法干預,而從立法目的出發,勞動合同法之所以只對勞動者承擔違約金進行干預,主要系考慮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締約地位的不對等,用人單位締約地位顯著優越于勞動者一方。因此,對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既然法律未明確進行立法干預,且不存在以締約優勢侵犯相對方利益的風險,應可以適用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合同法理念,認定合同條款有效。因此,從理論上存在雙重補償金的可能,即用人單位在支付了法定解除補償金之外,仍應按照雙方合同約定承擔約定補償金。在審理勞動爭議案件中,在不與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相沖突的情況下,可以運用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條款,是因為遵循雙方意思自治的合同法理念,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應屬于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疇,從性質本身分析該條款應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的調整。
二、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首先,《勞動合同法》對服務期及違約金的約定有了新規定。該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單位為勞動者辦戶口、提供住房、車輛等特殊福利,并因此設定服務期及違約金的做法,將不再得到法律的認可。
此外,《勞動合同法》對違約金的“上限”也作出規定: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職員在與單位簽署勞動合同時,為了使得自己的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在擬定合同時就會違約違約金,對于那些沒有約定違約金的情形,可以臨時協商,若是協商不能達成一致,那么可以在書寫訴狀之后,向當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勞動合同的類型有哪些,期限是幾年?
最新《勞動合同法》增改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24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對拆遷補償有異議應該怎么處理
2021-01-09營業房拆遷時,如何提高補償
2020-11-24區片綜合地價能作為補償依據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