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知新的《企業破產法》中的“債權”,不僅包括私法債權,也包括公法上的稅收。基于這個理由,債權申報程序同樣適用于稅收。根據《企業破產法》第48條第1款的規定,債權人應當在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限內向管理人申報債權。但第2款又進一步規定,債務人所欠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及補償金,不必申報,由管理人調查后列出清單并予以公示。也就是說,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屬于破產債權,但不必申報;而破產企業的欠稅也是破產債權,但是需要申報。(這一點,根據該法第82條第1款有關重整計劃草案的規定也可以得到印證。)
那么,申報的范圍如何界定?這就需要我們要先界定兩個概念范圍即稅收和欠稅。
根據《企業破產法》第113條,破產債權包括“破產企業所欠稅款”,那么稅收的范圍包括哪些?從形式上看,凡是立法機關或者最高行政機關所開征的“稅”,都屬于破產法意義上的稅收。自然,我們可以得知,所謂欠稅亦應當在“稅”的范圍之內。除此之外,“欠稅”一詞的外延也許進一步明確界定。也就是說,欠稅是否包括滯納金、利息、涉稅罰款或罰金?一般而言,比照私法債權,欠稅意義上的利息理論上也應該與本金一并處理。至于涉稅罰款或罰金,由于罰款或罰金屬于懲罰措施,不是政府運作的收入基礎,也不具有公益性和補償性,所以不應賦予優先受償權而涵蓋在欠稅范圍之下。相對利息、罰款、罰金,稅款滯納金問題則比較復雜。
《稅收征收管理法》第40條第3款規定,稅務機關采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對前款所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未繳納的滯納金同時強制執行。這是否意味著稅務機關向法院申報稅收債權時也會主張稅收滯納金優先于普通破產債權受償?而從普通破產債權的角度看,如果罰款和罰金不能優先受償,那么同樣體現懲罰性質的滯納金何以優先受償呢?難到僅僅因為滯納金又部分體現補償性,就使其全部得以享受優先受償權?
參考中央銀行有關貸款準利率的規定,滯納金可以按懲罰性和補償性分為兩個部分。懲罰性部分不享有優先受償權,而補償性部分則可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2021-03-07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事故處理程序
2021-01-12招未成年直播怎么處罰
2021-02-14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