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也是有可能出現終止的情況,而現實中常見的導致勞動關系終止的情形就是單位破產或者需要裁員,當然要是在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的時候,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沒有協商一致續簽勞動合同的話,則也會導致勞動合同終止。而在終止勞動合同之后單位需要支付一定的補償金,那么終止勞動合同關系補償金該如何計算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此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經濟補償金分段計算:
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后解除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三、經濟補償金計算年限:
對于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另外,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四、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
經濟補償金中的月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實際平均工資,而不僅僅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 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資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按照《勞動合同法》中的規定,在終止勞動合同關系之后,其實用人單位都是需要向勞動者支付一定數額的補償金。而此時對于終止勞動合同關系補償金的計算,其實也就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畢竟關系的廣大勞動者的切身利益,自然也就要計算清楚,以免給自己造成損失。
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
勞動合同終止如何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醫療糾紛官司怎么打,需要準備收集哪些證據
2021-03-15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是否合格的案件分析
2021-01-29產假必須保留原崗位嗎
2021-01-26沒有養育之恩的父母用贍養嗎
2020-12-06科創板最新消息2020
2021-01-29車禍獲得賠償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22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