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容,如果不具有法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事由,此時一方要求解除的話,則肯定就會對另一方構成違約,自然這個時候就要按照合同當中的約定承擔相應的違約金才行。那一般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賠償呢?如果你不清楚的話,可以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勞動法并沒有限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違約金,在實踐活動中,采用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即當事人可以自由約定違約金。但是,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一些地方性法規規定了違約金限制,如北京地區便禁止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違約金超過勞動者本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工資總額。 在本案中,用人單位約定三萬元的違約金過高,小王可以要求減免。勞動法規定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違約金條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勞動者的辭職權。
為進一步保障勞動者的勞動自由權,《勞動合同法》規定在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違約金。只有特殊情況才能約定違約金,如: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并約定了培訓協議的或者那些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及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與用人單位約定了競業限制協議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后,類似小王的情況,用人單位是不能與小王約定違約金的,即便是雙方在勞動合同中載有違約金條款的也是無效 然而,對于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并不僅限于支付違約金,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原勞動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規定,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而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還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第一,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第二,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
第三,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第四,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所以,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的過程中應當履行相關義務,以免由于行使權利不當而惹禍上身。在現實生活中,勞動者不辭而別、擅自離職等行為,都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典型。其實,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過程中,只要履行相關的義務,也是可以充分保障自己解除勞動合同權利的。
分析了上述內容之后,大家應該清楚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賠償了吧。如果是勞動者違約的話,要看實際違約的情形是否是法律規定的情形,畢竟出于對勞動者利益的保護,不允許用人單位格外與勞動者約定由其承擔違約責任的情形,不過此時卻可以格外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責任的情形。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2020解除勞動合同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形可以導致合同無效,無效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8哪些必須先復議后訴訟
2020-11-25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
2020-12-28賓館遇拆遷,被拆遷人如何確定合理的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6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太大是否可以拒絕
2020-12-14房屋拆遷補償款應否執行回轉
2020-11-22紹興則水牌房屋拆遷戶口在本村嫁到異地的是否有補償
2021-03-18什么是城市房屋拆遷
2021-02-24先拆遷再簽訂補償協議違法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