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簡介】
被告人張某某和被害人王某某均系某高中在校學生,被告人張某某和被害人王某某爭做某漂亮女生的男朋友而發生恩怨。一天,張某某約王某某到操場評論這個事情,話不投機,雙方拳腳相加。張某某掏出事先準備的彈簧刀將王某某捅刺數刀,后王某某因流血過多,死亡。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上,被告人張某某的家屬主動賠償40萬元,被害人的家屬認為學校方作為管理人,理應承擔賠償責任,將被告人及學校作為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被告提起訴訟。
【審批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按照當時賠償標準,應當賠償被害人為38萬元,被告人張某某的賠償數額已經超額賠償,學校作為補充賠償責任不再承擔賠償義務。
一審判決后,被害人就刑事附帶民事部分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及被害人均系未成年在校學生,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學校對其在校學習、生活依法負有教育、管理職責。被告人及被害人在學校發生傷害事故,學校未完全盡到教育、管理職責,依法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承擔相應責任。張某某系在校學生,一審法院適用《侵權責任法》判學校承擔補充責任系適用法律錯誤。二審法院判決學校方應承擔損失數額的30,即11.4萬元。
案件引申探討:哪些情況學校要擔責?
第一,學校提供的校舍、場地、設備、物品等不符合標準,導致學生受到傷害。比如學校的校舍、場地等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或者有明顯不安全因素等。
第二,教師或其他工作人員履行教學、管理義務時,行為方法不當造成或引發的學生傷害,如體罰、毆打、辱罵學生、批評方法不當等。
第三,學校在進行教學、監督、管理活動中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造成的學生傷害。比如,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工資計算方法有幾種,哪種好
2021-02-25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的效力問題探究
2020-11-25行使代位權時能否適用仲裁協議
2021-01-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成年被扶養人的界定
2020-11-29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