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年末,各公司企業離職的勞動者很多的,勞動者自動離職和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區別?什么是自動離職?如何區分自動離職和解除勞動合同?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詳情請看下文。
根據《關于企業處理擅自離職職工問題的復函》規定,自動離職是指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時不履行解除手續,擅自出走離崗,或者解除手續沒有辦理完畢而離開單位。例如,因辭職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出走;或未說明原因不辭而別;或受優厚待遇誘惑而擅自“跳槽”等。
首先,自動離職區別于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了在法定情形下,勞動者享有預告解除和即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在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情形下,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也就是說,除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行使預告解除權和即時解除權時均應告知用人單位。而勞動者自動離職的行為若不符合上述無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的情形,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其次,自動離職區別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由于勞動者自動辭職后,雙方勞動關系是否解除處于不確定狀態,用人單位難以以辭職確定解除勞動關系的事由,實踐中,用人單位往往以自動離職為由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
最后,自動離職也區別于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作為一種雙方行為,無論是勞動者首先提出解除還是用人單位首先提出解除,只要對方同意達成一致意見,均可解除勞動合同。因此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首要條件就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合意,而勞動者自動離職與用人單位按自動離職處理均不屬雙方合意解除。
因此,自動離職并不必然產生法律效果。在不符合法定情形下,自動離職是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用人單位可基于法律規定要求勞動者賠償損失。用人單位基于勞動者這一事實行為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屬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自動離職和解除合同的區別,自動離職是有法律風險的,勞動者可能會對自動離職給用人單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希望各位將要離職的同事,一定要履行正常的離職手續。
怎樣辦理試用期離職手續
什么是勞動者的單方解除權
試用期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離婚要怎么應訴
2021-03-04已經注冊的禁止地名有效嗎
2020-12-31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離婚孩子探望權誰決定
2021-02-06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