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血拼已經完了,搶購的商品已經在路上了,你做好了收貨的心理準備了嗎?商品不滿意怎么辦?怎么解決這些購物問題?下文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雙十一網購如何維權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網購后你有七天無理由后悔期
像店主聲稱的“貨一出門概不退換”等“霸王聲明”,可以不予理睬。按照去年3月15日生效的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網購消費者也享有七天“后悔期”,凡是對收到的貨物不滿意的,可在七天內無理由退貨。
可提十倍懲罰性賠償
若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有欺詐行為,消費者可以要求增加賠償其購買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務所付費用的三倍。若涉案產品為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廠家或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遇到管轄爭議咋辦?
新民訴法司法解釋重新梳理管轄規則,對商家的“霸王”免責條款進行了限制,雙方如有爭議,不僅可在發貨地起訴,也可在收貨地起訴違約商家。
找不到侵權商家咋辦?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消費者如果能夠證明“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而未采取必要措施”,還可以要求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承擔連帶責任。
要有證據意識
消費者在進行網絡交易時,一定要增強證據保全意識,注意備份或保存網絡平臺交易記錄、雙方協商聊天記錄、交易明細、商品物流收貨記錄等。消費者與經營者發生糾紛時,有了這些,不僅可以防止商家將商品下架后無法查詢商品銷售信息,也可以作為有效證據維權,同時也可以認定侵權結果發生地,從而確認消費者所在法院是否具備管轄權。
消協可提起公益訴訟
新《消法》第37條第1款規定:消費者協會應履行以下公益性職責:……(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第47條規定: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中國消費者協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消費者協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公益訴訟針對的是群體性消費事件,由中國消費者協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消費者協會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單一消費事件,消費者只能自行提起民事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合作保密協議期限
2021-02-27工傷認定過期怎么辦,工傷認定超期的后果有哪些
2021-02-01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