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通知金和補償金交個稅是否合理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在2001年發布的《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
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英國是開征個人所得稅最早的國家,1799年英國開始試行差別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到了1874年才成為英國一個固定的稅種。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征稅對象
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
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問題需要自己注意具體的情況,但是在有關程序的操作上會有不小的差異,但是最為關鍵的就是自己的利益保障需要滿足法律上的既定條件,因此自己不需要過度的糾結現實上的問題,一旦出現問題,那么有關的稅務部門就會進行調查。
臨時工工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及個稅計算
如何計算轉讓專利權個人所得稅
年終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屬于連帶責任嗎
2020-11-17商標被搶注如何提出商標異議
2021-03-09破產清算期間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權的行使
2020-12-22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軍人傷亡附加保險標準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