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什么叫建立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事業單位等)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從廣義上講,生活在城市和農村的任何勞動者與任何性質的用人單位之間因從事勞動而結成的社會關系都屬于勞動關系的范疇。從狹義上講,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勞動關系是指依照國家 勞動法律法規規范的勞動法律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
二、建立勞動關系的條件是什么
首先,勞動關系的建立與雙方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無關,只要用人單位開始用工,則雙方的勞動關系成立。無論雙方是在之前還是之后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的建立只能是開始用工之日。
其次,簽訂了勞動合同,不一定證明雙方已經建立了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的簽訂只是對雙方勞動關系建立期間的權利義務進行書面約定,最終合同是通過雙方來履行的,如果一方為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造成的結果就是為履行合同的一方承擔違約責任。
最后,建立勞動關系的建立是雙方對勞動合同(包括事實勞動合同)的履行。
三、怎么區分勞動、勞務關系
1、兩者產生的依據不同。勞動關系是基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生產要素的結合而產生的關系;勞務關系產生的依據是雙方的約定。
2、適用的法律不同。勞務關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經濟法調整,而勞動關系則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范調整。
3、主體資格不同。
勞動關系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關系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時都是法人或組織;勞務關系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
4、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
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著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確立勞動關系的時候,需要簽訂勞動合同,這不僅僅是為了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約束勞動者的行為,保障雙方的合法利益。因此學習以及熟悉有關法律法規,在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偵查階段有幾個月
2021-01-20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車輛事故沒結案能年檢嗎
2021-01-01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