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的預備階段是如何認定的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如預備犯罪工具、創造犯罪條件等。
在認定犯罪預備時,應注意下述三種區分:
(一)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的區分:在認定犯罪預備時,必須把犯罪預備與犯罪的預備階段區別開來。犯罪預備是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的一種停頓狀態,而犯罪的預備階段是行為發展的一個過程。
(二)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的區別:在認定犯罪預備時,必須把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區別開來。犯意表示是在實施犯罪活動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圖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流露出來。在認定犯罪預備時,正確地把它和犯意表示區別開來,才能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
(三)犯罪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分:在認定犯罪預備時,還必須把犯罪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區別開來,犯罪的實行行為主要是刑法分則所規定的行為。
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預備犯罪怎么處罰
對于預備犯罪如何處罰,我國法律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是犯罪預備,構成犯罪預備需要具備以下條件,首先犯罪分子的有犯罪目的,也就是說要有明確的目標,就是為了犯罪才準備的這些工具,其次就是這個工具針對這次犯罪準備的,具有特定性,最后就是不是自己想放棄的,是遇到了實在是沒辦法的情況而放棄了,這屬于犯罪預備,他的處罰標準是參照既遂犯,比如去搶劫,就按照搶劫犯的處罰標準來處罰,去盜竊,就按照盜竊犯的標準來處罰。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預備犯也是犯罪行為嗎?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股票嗎
2020-12-13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權利和義務
2020-11-12承包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2020-12-17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