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越來越關注公民的合法權益。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都會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在這過程中就需要與相關單位確定雙方之間的關系,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可以約定雙方不是勞動關系,那么怎么約定不是勞動關系呢?我們來關注下。
一、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法所確立的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用人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同時。也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
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二、怎么約定不是勞動關系
如果想要約定當事人雙方不構成勞動關系,那么就應當約定構成勞務關系。
在進行約定的時候只需要注意意思自治,雙方達成一致,不違反法律規定即可。
勞務關系是勞動者與用工者根據口頭或書面約定,由勞動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勞動服務,用工者依約向勞動者支付勞務報酬的一種有償服務的法律關系。 勞務關系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等主體,通過勞務合同建立的一種民事權利義務關系。該合同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口頭形式和其它形式。其適用的法律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勞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就勞務的提供與報酬的給付所達成的協議,遵循意思自治、合同自由和等價有償的原則,雇主與雇員之間形成的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勞務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應適用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定。
約定時應當注意的事項:
1、主體
勞務關系的主體。不僅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合伙、國家、外國組織以及其他特殊組織(包括非法人組織、清算組織等)。
2、內容
它的內容即權利義務具有廣泛性。
3、客體
即包括行為,也包括物、智力成果及與人身不可分離的非物質利益(人格和身份)。
根據我國相關規定來看,這主要看當事人雙方的意思自治,雙方達成一致,約定雙方之間的關系不是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的管理,也就是約定雙方之間存在的是勞務關系,這種關系遵循合同自由,等價有償的原則,因此雙方不違反法律規定即可。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是如何規定股東直接訴訟的
2020-12-05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防范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的建議
2021-02-13怎么查自己是否有罰單
2020-11-14婚前購房離婚如何分割,貸款是共同債務嗎
2021-01-30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投保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