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
《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十九條和第四十一條是我國目前關于夫妻共同財產和共同債務認定的基本原則,明確了一般情形下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在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然而,現(xiàn)實中的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十分復雜,為此,最高人民法院專門在《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法發(fā)[1993]32號)對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和共同債務問題進行了更為具體的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01]30號)第十七條以及《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3]19號)第二十四條進一步修正并重申了夫妻之間的表見代理(有學者稱之為“家事代理權”)以及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如何認定問題,是目前解決夫妻共同債務問題上應遵循的基本思路。
夫妻之間的共同財產以婚姻的聯(lián)合為基礎,具有深厚的倫理背景和文化色彩。夫妻的共同財產系一種共同共有的關系,夫妻依據(jù)其法律地位而非實際收入,對雙方的全部財產享有平等的處理權。與此同時,對于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雙方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有權要求任何一方償還。“離婚前,夫妻是單一的共同債務主體,以共同財產清償債務;夫妻關系解除后,對原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負的共同債務,雙方均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責任,當一方清償全部債務后,雙方之間即發(fā)生內部之債。”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首先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在夫妻一方與債權人約定該債務為個人債務或債權人知道夫妻為約定個人財產制的情況下,始能認定該債務為個人債務。
法律作此推定的理由,在于保護交易安全,控制夫妻之間的道德與法律風險。現(xiàn)行司法實踐中,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較為寬松,更有利于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我國現(xiàn)行《婚姻法》第十七條明確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生產、經營"的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因此,即使有證據(jù)證明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欠債務用于個人生產經營的,也不構成拒絕用夫妻共同財產清償?shù)目罐q理由。債務的清償應遵循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當所支付的費用或所負債務為共同生活所需時,即使不是共同所為,或是產生爭議前尚未直接用于共同生活,但其用于生產、經營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為夫妻共同生活的,他方也應承擔清償責任。”
在前述的一般規(guī)則基礎上,司法實踐中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仍應遵循司法活動的規(guī)律,根據(jù)案件具體事實,結合法律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妥善認定夫妻共同債務。一般而言,合同之債(包括合同違約之債)、履行法定撫養(yǎng)、贍養(yǎng)義務所負之債、無因管理之債、不當?shù)美畟蠖嗫烧J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唯擔保之債與侵權之債能否認定,存在爭議。筆者認為,雖然擔保之債在形式上是一種負擔行為,夫妻一方對外擔保并不一定從該種擔保行為中直接獲得利益,但考慮到社會交往的復雜性及經濟活動的關聯(lián)性,仍可視擔保行為系為后續(xù)的獲益行為所作的特別安排,因此,在不涉及非法活動或惡意串通的情況下,應認定為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對于侵權之債,其認定情況更為復雜。有學者將侵權之債一律列為個人債務,筆者認為也是不妥的。侵權之債種類復雜,在現(xiàn)實中更是形式多樣,如夫妻從事運輸生產經營產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侵權、飼養(yǎng)動物侵權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是合理的。因此,一般的侵權之債,仍可以列入夫妻共同債務之中,但夫妻一方因從事違法、犯罪行為侵權所負的債務,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如賭博、吸毒、故意傷人等。至于因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寬松化可能導致離婚訴訟中夫妻一方虛構共同債務問題,筆者認為只能從司法個案中根據(jù)具體情況公平認定,避免一方通過虛構共同債務損害另一方的合法權益。
二、現(xiàn)行夫妻在共同債務訴訟中的訴訟地位和執(zhí)行
地位及執(zhí)行存在的問題當前的司法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債權人在夫妻共同債務訴訟中選擇將夫妻列為共同被告,特別是在夫妻雙方已不再共同生活或已經離婚的情況下尤甚。這一方面是因為法律在夫妻共同債務訴訟的當事人方面的規(guī)定存在缺失,法院在執(zhí)行生效裁判文書時,是否可以直接追加被執(zhí)行人的配偶作為共同被執(zhí)行人等規(guī)定也未明確;另一方面,債權人擔心起訴夫妻一方后或起訴前,被告可通過假離婚、虛構抵押債務等方式將夫妻共同財產轉移,造成生效文書無法執(zhí)行。而法院受理夫妻共同債務訴訟中,無論是只列一人為被告還是列夫妻二人為被告,均存在送達、質證、判決等方面的難題。圍繞夫妻共同債務訴訟中夫妻的訴訟地位、訴訟程序以及執(zhí)行等問題,無論是審判機關內部還是當事人之間,往往爭議較大,無形中也增加了訟累和訴訟成本。
在共同債務中夫妻的訴訟地位如何,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由于我國目前在理論上缺乏對訴的理論的深入挖掘,相關法律規(guī)定也僅僅規(guī)定了依附于實體法上權利的訴的概念,對于程序法上的當事人的各種程序性權利規(guī)定得不夠明確,因此造成了實踐中存在不同的做法。夫妻共同債務的執(zhí)行方面,雖然1998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于人民法院執(zhí)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試行)》,并有了“被執(zhí)行主體的變更和追加”專門章節(jié),但夫妻共同債務的追加執(zhí)行仍然沒有列入其中,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仍未涉及到夫妻共同債務的是應列為共同被告還是在執(zhí)行中追加被執(zhí)行人問題。在是否應列夫妻為共同被告問題上,我國各地法院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有的法院認為應當將配偶列為共同的當事人(被告),這樣有利于在執(zhí)行時一并解決配偶的財產問題;有的法院則認為沒有必要將配偶列為共同被告(或是不能將配偶列為被告,原因是不存在直接的法律關系),只需在執(zhí)行程序中追加配偶為被執(zhí)行人即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變更和追加執(zhí)行當事人的若干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第四條亦可視為要將此做法明文化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八條在夫妻借貸類型的夫妻共同債務中明確了其傾向性意見,認為在債權人未將配偶列為共同被告的,法院不宜將其列為共同被告。但與此同時也未禁止原告直接將配偶列為共同被告的可能性。
在追加夫妻另一方為被執(zhí)行人方面,目前主要有三種情形:一是夫妻雙方已經離婚,對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負的共同債務,也已達成清償協(xié)議或取得債務分擔判決,債權人要求夫妻另一方繼續(xù)共同承擔償還義務,而申請追加被執(zhí)行人的。二是夫妻關系繼續(xù)存在,但因執(zhí)行依據(jù)只列其中夫或妻一方為被告,在債權得不到清償后,權利人申請追加另一方為被執(zhí)行人的。三是夫妻雙方離婚時并未就該債務的清償進行協(xié)議或判決分擔,申請執(zhí)行人要求夫妻雙方共同承擔清償責任的。可見,僅任一類型的執(zhí)行的問題就存在諸多不規(guī)范操作的空間和可能性。從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而言,債權人都希望夫妻能夠作為共同被告在訴訟中一并解決責任承擔問題,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法院駁回對夫妻一方的起訴,則在執(zhí)行過程中無法再行追加該方的財產。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如果訴訟時被告夫妻雙方夫妻關系仍然存續(xù)的,法院一般不再追加配偶一方為共同被告;如訴訟時被告夫妻雙方已經離婚的,法院追加配偶一方為共同被告的可能性更大。
由此可見,夫妻共同債務訴訟中,存在著兩難的現(xiàn)象:一方面,列夫妻一方的配偶為被告不僅于法理上無法說明合法的緣由,也沒有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可供援引,在實際操作中更是存在很多技術性問題;另一方面追加夫妻一方的配偶為被執(zhí)行人在法理上有其理由,但實踐中仍缺乏規(guī)范,且容易引發(fā)財產轉移進而導致最終難以得到有效執(zhí)行。因此,如何調和這兩種矛盾,我們應追本溯源,從夫妻共同財產的本質出發(fā),找尋夫妻共同債務訴訟中的法理,從而完善我國夫妻共同債務訴訟的當事人訴訟地位及執(zhí)行法律體系。
夫妻雙方在離婚后,所不能確定的共同債務的分擔,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法院進行解決。不過這是一種較為復雜的案件類型。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訴訟地位與執(zhí)行的相關內容,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外合資企業(yè)能破產嗎
2020-12-04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guī)定有哪些
2020-12-20關于行政處罰管轄原則
2021-01-23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shù)額是多少
2021-02-11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guī)定
2021-01-15拼裝的汽車發(fā)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qū)別
2020-11-11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他人代簽商業(yè)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土地作價入股如何登記
2021-02-10簽了協(xié)議但一直沒拿到拆遷補償,村民沒有搬走便是釘子戶了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