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的類型有哪些
工傷,又稱為職業傷害、工作傷害,是指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或者與職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事故傷害和職業病傷害。
1、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工傷主要有以下類型: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2、《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3、但是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1)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2)醉酒導致傷亡的;
(3)自殘或者自殺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期限
當職工發生事故受到傷害后,作為用人單位也好,受傷職工也好,除了積極治療外,首先要把握好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這是受傷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保障的前提。這就要求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申報工傷的手續。如果超過期限,就很難認定了。對于申請工傷的期限,我國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在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職業病可以說是比較特殊的工傷傷害了,除此之外,要是勞動者在上下班的路程中,合理的路線內、必要的時間中,因為發生了交通事故,從而導致自身人身受到了損害,但勞動者對事故又不承擔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這樣的情況下被認定為交通事故工傷的可能性很大,而這也屬于一種特殊的工傷事故。
最新工傷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企業工傷事故處理
工傷索賠時效該是多久,工傷事故賠償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與擔保法有關的幾個實務問題
2021-02-19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財產保險公司拒賠發生在什么情況下
2020-11-2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管理的規定的具體內容
2021-02-19天津土地房屋轉讓土地出讓手續有哪些內容
2021-03-14拆遷補償規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征地拆遷補償和戶口有關系么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