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請進行工傷認定的時候,除了所在的用人單位有權進行申報外,作為受傷的勞動者及其直系親屬,還有工會組織,其實也是有這個權利的。然而在申請工傷認定的時候都會有時限的限制,那究竟認定工傷的時限是多久呢?而我國法律中又是怎樣規定的?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認定工傷的時限是多久
工傷職工所在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一般為企業注冊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出情況,報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適當延長申請時限。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向統籌地區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注意:這里勞動者沒有延長申請時限權利,也沒有沒有中斷、中止的法律情形),過了1年申請期限,勞動行政部門將不予以受理工傷申請。除非所在單位愿意協商此事,否則很難通過其他途徑獲得賠償。
二、工傷認定過了時效怎么辦?
《工傷認定辦法》第7條規定:“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材料完整,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效內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p>
雖然《工傷認定辦法》關于個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確為一年,但并沒有規定一年之后勞保部門就一定不予受理。關于一年的時效問題,應理解為超過一年后,認定勞動保障部門如果不予受理,將不屬于行政不作為,但法律并未作出超過一年就不可以受理的規定。
從保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角度來看,用人單位和勞保部門都應對超時限的申請作出受理和認定。
工傷認定途徑有兩種,一是用人單位在事發之日起一個月內申請認定,二是勞動者在事發之日起一年內申請認定。一旦單位沒有申請,勞動者一定要及時申請,莫超期限,否則無法實現工傷賠償。如果的確超過了期限,那么工傷賠償的途徑就行不通。這時怎么辦?
換種思路,從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的角度要求賠償。人損的訴訟時效也是一年,但起其起點一般從治療終結,或傷殘鑒定結束后開始計算,而工傷的一年是從事發之日計算。因計算起點不同,會出現工傷一年已過,而人損一年還沒有屆滿的局面。所以超過工傷認定時效,可以從人損角度進行補救。
在通過了上文的介紹之后,相信大家也比較清楚這個認定工傷的時限要區分不同的主體,如果會用人單位的話,那法律中規定的認定時效比較短,一般為30日,是從事故發生之日開始起算的。而要是受傷勞動者申請認定,雖然也是從事故發生之日開始起算。
認定工傷要滿足什么條件
工傷復發如何認定
參加公司組織的活動受傷,是否認定為工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在什么情況下對消費者承擔侵權連帶責任如何劃分
2020-11-24人民法院申請調解需要費用嗎
2021-02-27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交通事故醫療費是按責任主次承擔的嗎
2020-11-25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旅游買保險有何用?
2021-01-27土地承包后可以轉包嗎
2020-12-21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