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派員工被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嗎?
需要支付,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一條、第條,勞動者可以獲得以下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賠償):
1、經濟補償金:標準為,按照在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工齡不足1年的部分,超過6個月的,給予1個月工資的補償,不滿6個月的,給半個月工資的補償。
2、如果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還應支付給勞動者11個月的雙倍工資(自2008年2月至12月),因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施行。
3、經濟賠償金:為經濟補償金數額的2倍。
以上就是“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二、具體情況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對不同的補償標準進行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它對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規定了四種標準補償:
(1)違反《勞動法》和合同約定,克扣拖欠工資,拒不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支付低于當地工資標準的工資報酬的,用人單位應加發工資報酬和低于部分25%的經濟補償金。
(2)對因勞動者患病、非工負傷或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對患重病和絕癥者,用人單位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
(3)對“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換工作崗位后仍不能勝任,由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若勞動者工資高于社平三倍的,則最多付給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
(4)對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此種情況的經濟補償金支付沒有12個月的限制。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解除與員工的勞動合同應當分幾種情況而定,對于員工單位強行解除勞動合同的,還需要支付雙倍的經濟補償,而對于員工存在違法行為導致的違約,這時候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是不需要支付規定標準的經濟補償的。
勞動法經濟補償金是否要交稅
怎么計算經濟補償工齡
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要扣稅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成都高空拋物入刑首案宣判,高空拋物可入刑嗎
2021-02-15當事人雙方怎么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3-06近親屬是否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2021-03-14深圳注冊商標如何操作
2021-03-19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夫妻財產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