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霸王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如果商家對消費者擬定的霸王條款,根據《消費法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及《合同法》中的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中有明確規定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其具體內容如下:
1、根據《消費法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2、《合同法》中的相關規定如下:
①、第三十九條:
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②、第四十條:
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52條和第53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③、第四十一條:
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條式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
面對“霸王條款”,消費者該怎么辦?
市民如在消費過程中遭遇“霸王條款”,在與商家協商無效的情況下,可及時撥打12315進行舉報,也可以向消協或工商局投訴。工商部門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并視具體情況,責令企業限期整改、處以罰款或停業整頓。
除聯系消費者協會進行調解、撥打12315向工商部門舉報要求查處外,消費者也可通過微博、微信等自媒體進行網絡傳播,或者聯系本地媒體予以曝光和揭露,增加經營者的違法成本。如在消費中、消費后經營者以索要“開瓶費”、“包間最低消費”為由而非法限制消費者人身自由時,除上述方式外,應立即求助當地公安部門。若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身、侵犯人身自由等行為造成消費者嚴重精神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如需維權,有自行和解、請求消協或其他組織調解、行政投訴、提請仲裁、起訴等5種方式可供選擇。對普通消費者而言,自行和解可能性較低,仲裁又需雙方達成仲裁協議,雖然可以起訴請求人民法院認定“霸王條款”內容無效,但時間跨度較長,一般人耗不起。
律霸網上面還有律師長期駐留,有任何消費者權益相關的問題,可以直接在線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方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9中外合資銀行變更股東需要做什么
2021-01-25用網上的攝影照片畫畫算侵權嗎
2020-11-18經濟犯會判死刑嗎
2021-03-06借錢不還起訴后能拿到錢嗎
2020-11-30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