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非法攜帶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參加集會、游行、示威罪(刑法第297條),是指違反法律規定,攜帶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參加集會、游行、示威,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二、犯罪構成(一)客體要件本罪所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既妨害了社會管理秩序,又危害了公共安全,還侵犯了國家有關武器、管制刀具及爆炸物的管理制度。犯罪對象僅限于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所謂武器,是指槍支、彈藥或其他具有殺傷力和破壞性的發火武器,最為常見的則是槍支、彈約。既包括軍用的手槍、步槍、沖鋒槍和機槍及彈藥,又包括民用的各種槍支及彈藥,如射擊運動用的槍支、狩豬用的有膛線槍、散彈槍、火藥槍,麻醉動物用的注射槍以及能發射金屬彈丸的氣槍及其彈藥等。其他武器如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炮彈等一般則難以成為此罪的行為對象。所謂管制刀具,根據公安部l983年頒布的《對部分刀具實行管制的暫行規定》是指匕首、三棱刀、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跳刀)以及其他類似的單刀、雙刃刀、三棱尖刀等。所謂爆炸物,是指具有爆發力和破壞性,瞬間即可以造成一定范圍內的人員傷亡、物品毀損的物品,如雷管、雷汞、雷銀、炸藥、導火索等各種起爆器材,各種自制爆炸裝置,軍用炸彈、手榴彈、地雷等。(二)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舉行集會、游行、示威活動中攜帶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行為。也就是說,攜帶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行為必須是在舉行集會、游行、示威時才以本罪論處,否則不能定為本罪。根據我國憲法第35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集會、游行、示威的自由。為了保障這些權利,同時我國政府又制定了《集會游行示威法》,規定公民在進行集會、游行、示威的時候,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集會、游行、示威應當和平地進行,不得攜帶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凡是攜帶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的,應當依法予以刑事制裁。所謂集會,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場所,發表意見、表達意愿的活動;所渭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場所列隊行進、表達共同意愿的活動;所謂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場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會、游行、靜坐等方式,表達要求、抗議或者支持、聲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動。只有在集會、游行、示威活動中攜帶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才使其社會危害性更加明顯。所謂攜帶,主要包括:隨身佩帶,暗藏在其他物品中夾帶或手中握持。在舉行集會、游行、示威活動時,只要具有上述任何一種"攜帶"行為的,尚未造成后果的,構成本罪。如果造成嚴重后果的,則按其他犯罪處罰。(三)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一切達到法定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即使是依法規定或者經有關部門批準,準予持有武器的人員違反法律規定,在舉行集會、游行、示威時攜帶了武器、管制刀具或爆炸物的,同樣構成本罪。但在集會、游行、示威活動中,為維護秩序而依法執行職務的人員除外。(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集會、游行、示威是一種群眾性地表達意愿的活動,而且都是在露天公共場所或者公共道路上進行的,如果攜帶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由于這些物品具有極強的破壞性,一且發生意外,后果不堪設想。因此,《集會游行示威法》第五條規定:"集會、游行、示威應當和平地進行,不得攜帶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如果故意違反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為,不管其出于什么動機,都不影響本罪的成立。三、認定適用本罪時應注意區分本罪與私藏槍支、彈藥罪的界限。1、犯罪對象不同。本罪的對象包括槍支、彈藥等武器以及管制刀具、爆炸物,而私藏槍支、彈藥罪僅包括槍支、彈藥。2、客觀要件不完全相同。本罪是特指在集會、游行、示威活動中有佩帶、夾帶或持有武器、管制刀具或爆炸物的行為。而私藏槍支、彈藥罪是指違反槍支管理規定,私自藏匿槍支、彈藥,拒不交出的行為。私藏包括藏匿于隱蔽處,也包括佩帶在身,不論在何種情形下,只要非法持有槍支、彈藥,應交出而不交出的,就以私藏槍支、彈藥罪論處。3、主體要件不同。本罪的主體不僅包括非法持有上述物品的人,而且也包括合法持有上述物品的人,而私藏槍支、彈藥罪的主體不包括依法規定或經有關部門批準的合法持有槍支、彈藥的人。四、處罰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五、法條及司法解釋[刑法條文]第二百九十七條違反法律規定,攜帶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參加集會、游行、示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相關法律]《集會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第二款舉行集會、游行、示威,有犯罪行為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攜帶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多少年算事實婚姻
2021-02-23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是什么意思
2020-12-31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股權激勵,要拿出多少比例合適
2021-01-16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保險受益人 Beneficiary
2020-11-13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成立
2020-12-0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怎么寫
2021-01-12危房判定標準是什么,危房改造有拆遷補償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