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與意外事件的界限
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行為。
意外致死事件,是指行為人的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他人死亡結果,但這種死亡結果的造成并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其本質上是缺乏預見而又不能預見。
兩者的共同點在于:
(1)客觀上行為人的行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結果;
(2)主觀上行為人都沒有預見這種結果的發生。
兩者的區分:
要正確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于要查明行為人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死亡結果的發生,是否應當預見,如果應當預見,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過失而沒有預見,則屬于過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為人對此不應負刑事責任。
(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的界限
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憑借一定的自認為能夠避免他人死亡的結果發生的因素,如行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術、經驗、知識、體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為預防措施,以及客觀條件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輕信他人死亡的結果不會發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最終發生。
間接故意殺人,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對這種結果的發生采取聽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態度,從而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
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的相似點在于:
兩者都發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行為人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且都不希望這種結果發生。
兩者的顯著區別在于:
(1)在認識因素上,對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主觀估計不同。
二者雖然都是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間接故意殺人中行為人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并未發生錯誤的認識和估計,因而在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即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行為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結果之間并未發生錯誤,主觀與客觀是一致的;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中,行為人主觀上認為,出于對其自身能力、技術、經驗及外部條件的自信,實施行為時,輕信他人死亡的結果可以避免,即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的客觀事實發生了錯誤認識,在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其主觀與客觀是不一致的。
(2)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區別。
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中的行為人雖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二者對他人死亡結果的態度是有明顯差別的。間接故意殺人的行為雖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是對于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并不持有反對態度,而是聽之任之。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罪中,行為人不僅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同時也不放任這結果發生,而是希望這種結果不要發生,希望避免這種結果發生,即排斥、反對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在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結果情況下,行為人仍然相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并因而實施了該種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病可稱為婚前隱瞞
2021-02-10二房東要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28工商幾種違法行為如何處罰
2021-01-30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03土地法知識小輯
2020-11-10土地轉讓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6公司拆遷補償房產報告申請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