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案件立案標準是什么
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設的罪名。
《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七十七條的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九十二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的《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公發[2001]11號)和2008年3月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的《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補充規定》(高檢會[2008]2號)同時廢止。
合同詐騙犯罪往往與合同糾紛交織一起,罪與非罪的界限容易混淆。要劃清它們的界限,大體有三種情形:
1、內容真實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有實際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簽訂的合同。這種合同的簽訂,表明了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進行經濟往來的真實意思,并非旨在詐騙他人錢財,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精神,即使合同簽訂后沒有得到完全的履行,也不屬于詐騙犯罪。但是,有的行為人以有限的履約能力和他人簽訂大大超過履約能力的合同,就另當別論了。以超出自己履約能力的合同簽訂后,行為人積極落實貨源,設法履行合同,即使最終沒有完全履約,也不能認定為詐騙罪。但若行為人在合同簽訂后,并沒有設法履行合同,就有故意詐騙他人財物的企圖了,此時就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2、內容半真半假的合同。就是那種行為人只具有某種履行合同的意向,就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其內容帶有半真半假的性質。這類合同客觀上已經具備部分履約的可能性,但要受到許多條件的制約。如果行為人有履約意圖,客觀上也為履行合同作積極努力,最后因種種客觀原因未能履行合同,不能認定為詐騙犯罪。相反,如果行為人借有部分履約能力之名行詐騙之實,沒有為合同的進一步履行做出努力,就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了。
3、內容完全虛假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完全沒有履約能力情況下簽訂的合同。行為人在主觀上就沒有準備履行合同,占有他人財物的動機明顯,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但行為人主觀上無長期占有他人財物的意圖,只是想臨時借用,待將來有收益后再行歸還對方的,一般不宜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通常情況下,在進行合同詐騙數額達到2萬元以上就應該進行立案,合同詐騙也屬于詐騙中的一種,一般是以非法占有的目的和他人簽訂合同騙取他人的財物。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證據采信規則
2021-03-14因提供勞務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021-01-22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商標權轉讓流程及資料是怎樣的
2020-12-22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回購房
2020-11-12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