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1、死亡一人,肇事人負全責或主要責任的,構成交通肇事罪,若逃逸致人死亡的,判處7年以上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2、但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我國《刑法》第133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1997年《刑法》新增設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刑法條文]
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定罪方面,構成交通肇事罪。
在量刑方面:
首先,酒后駕車屬于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關于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釋中規定,酒后駕車應當從重處罰。
其次,肇事后有逃逸行為,本來適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被害人在醫院幾天救治無效死亡,也可能構成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構成“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要件是:
(1)交通事故的被害人受傷當場未死亡,如果被害人當場死亡,也不能認定為逃逸致人死亡;
(2)行為人有逃逸行為,即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3)逃逸行為延誤救治與死亡結果有因果關系,對于逃逸與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
(4)行為人至少有過失。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發生交通肇事致人重傷,如果主觀上由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的過失而逃逸致被害人死亡,按逃逸致人死亡來定罪量刑。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關于酒后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知識,如果是死亡一人,肇事人負全責或主要責任的,構成交通肇事罪,若逃逸致人死亡的,判處7年以上期徒刑。它是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靠哪些親屬可以落戶
2020-11-28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肇事司機逃逸該怎么做
2021-03-0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正在抵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0-12-13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