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賄罪的共犯認定條件是怎樣的
在受賄罪的共同犯罪中,國家工作人員之間利用職務之便,實施受賄行為。成立受賄的共犯,是毋庸質疑的;國家工作人員與非國家工作人員是否構成受賄的共犯,即身份犯與無身份犯能否構成只有特殊主體資格才能構成的共同犯罪,理論界有不同的看法:
一、非特殊身份人員不能構成受賄罪的共犯。法律依據是全國人大常委會1988年1月21日《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補充規定》第四條第二款規定:“與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互相勾結,伙同受賄的,以共犯論處”。在本規定第一條第二款規定:“與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人員或者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相勾結?;锿澪鄣?,以共犯論處”。而1997年刑法中卻只保留了內外勾結的貪污罪共犯,即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款:“與前兩款所列人員勾結,伙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實際上等于取消了《補充規定》對受賄罪共犯的規定。本著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原則,應該認定無身份犯不能構成受賄罪共犯。
二、1997年刑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無身份犯能否構成受賄罪共犯的問題,但在刑法分則無特別規定時,應適用刑法總-則關于共同犯罪的規定。這是總-則和分則的關系所決定的。參照共同犯罪的有關規定和分則中關于貪污罪共犯的規定,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與國家工作人員相勾結,伙同受賄的,仍應以受賄罪的共犯追究其刑事責任。
受賄罪的構成要件
一、主體是特殊主體,國家工作人員,非國家工作人員不能構成本罪主體。
二、主觀方面是故意行為,過失行為不能構成。
三、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
四、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受賄罪的主體和客觀方面的特征決定了它是身份犯。所謂身份犯,是指法律規定的以行為人在行為時所具有的特定身份為定罪要件或法定量刑情節的犯罪。受賄罪的身份犯顯然是定罪要件。它不同與其他一般主體構成的犯罪。它以國家工作人員作為特殊主體,非國家工作人員不能構成受賄罪。
受賄罪的共犯認定對于犯罪人的定罪量刑有重要作用,只有對共犯作出認定,才能夠對其進行定罪量刑,受賄罪的共犯并不一定要是特殊主體,但對其認定在理論中有不同觀點。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工廠要不要賠
2021-03-03國家賠償案件的收費標準
2020-12-23犯罪過追訴時效了怎么給黨紀處分
2021-01-10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非法同居女方流產應該怎樣維權
2020-11-10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法律對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