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止有效性的認定
對于共同犯罪中止有效性的認定標準問題,刑法理論和司法實務中先后出現(xiàn)了5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既然共同犯罪行為具有整體性特征,那么,其犯罪中止的有效性也只能以整個共同犯罪是否最后達到完成狀態(tài)來確定。個別共犯意圖中止犯罪,必須在停止自己犯罪的同時,迫使其他共犯停止實施共同犯罪行為,或有效地防止共同犯罪結果發(fā)生。
第二種觀點認為,共同犯罪行為雖具有整體性特征,但實際上是由每個共犯的獨立行為組合而成的。其中個別共犯自動停止自己的犯罪,就同共同犯罪完全脫離了聯(lián)系,與其后其他共犯的行為就不再有任何關聯(lián),因此,其自動停止犯罪就應被視為犯罪中止。
第三種觀點認為,除主犯外,其他共犯中止的有效性,應以行為人力所能及的范圍為限。如果努力阻止其他共犯繼續(xù)實行犯罪,但因能力有限而阻止無效的,仍可成立犯罪中止。
第四種觀點認為,共犯中止的有效性,應以他是否有效地切斷自己以前的行為同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來確定。
第五種觀點認為,判斷共犯中止有效性的標準是中止者必須使自己的行為與整體的共同犯罪行為解體,或中止者的中止行為必須能有效地消除自己先前危害行為已對共同犯罪行為所形成的原因力。
我們認為,對于共同犯罪行為而言,一方面,它并不是各個共犯行為的簡單相加,而是表現(xiàn)為各個共犯行為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因此不能認為其中某個共犯只要消極停止犯罪就可使自己脫離共同犯罪而成立犯罪中止;另一方面,盡管共同犯罪行為是一個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但這種有機聯(lián)系在共同犯罪內部則表現(xiàn)為各個共犯行為的互相利用、互相依賴、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某個共犯出于中止的意圖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的行為繼續(xù)實施犯罪,則無疑使這種關系中斷或消除,也就避免了該共犯的先前行為繼續(xù)對社會造成危害,因此,其中止行為應視為犯罪中止。并非共同犯罪行為一經形成,某個共犯要中止犯罪不僅一定要阻止住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為繼續(xù)實施犯罪,而且也一定要阻止住其他共犯在未利用其先前行為而繼續(xù)實施犯罪時才可成立犯罪中止。因此第一、二種觀點都有失偏頗。再進一步分析,共同犯罪中個別共犯并不僅限于其自動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住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為繼續(xù)實施犯罪。在其未能阻止住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為繼續(xù)犯罪或其和其他共犯一起將犯罪實行行為實行終了而危害結果發(fā)生之前,該共犯只要有效地防止危害結果發(fā)生的,仍可以成立犯罪中止。第四種觀點所說的切斷中止者先前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聯(lián)系,第五種觀點所說的中止者使自己的先前行為與整體的共同犯罪行為解體或消除自己的先前行為已經對共同犯罪行為所形成的原因力,既未能確切直觀地揭示中止者先前行為與其他共犯先前行為之間互相利用、互相依賴的內在聯(lián)系,從其所說的標準中也未能明確地反映出中止者有效地防止危害結果發(fā)生而成立犯罪中止的情況,因而也不夠妥當。至于第三種觀點所說的“除主犯外應以行為人力所能及為限”本身即與犯罪中止“有效性”的內涵要求不相一致。因此,我們主張共同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應以行為人自動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為繼續(xù)實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結果的發(fā)生為標準。
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停止形態(tài)
主要是把握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問題。尤其是共同犯罪中部分共同犯罪人中止了犯罪的情況。
基本原則:共同犯罪中共犯中止的有效性不僅僅表現(xiàn)在停止自己的共同犯罪行為,還必須有效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完成犯罪(即阻止其他共同犯罪的實行犯達到既遂)
1.實行犯要成立中之不僅要停止自己的行為,還必需有效阻止其他實行犯實行既遂。
例如甲、乙、丙強奸、猥褻婦女案。
案例:甲乙丙三人共使用爆力的手段劫持一名青年婦女,把這名婦女劫持到自己租的房子中,三人輪奸強奸這名婦女,其中甲實施了強奸行為,而乙和丙沒有實施強奸行為,但實行了其他行為。案件如何處理?
分析:如果乙和丙兩個人沒有奸淫的行為,放棄了強奸奸淫行為,而是采取了其他方式,能否構成強奸罪的中止?作為甲前面是強奸,后面還參與了強制威脅的行為。乙和丙放棄了強奸的行為,也不能視為強奸罪的犯罪中止,原因在于他們參與了強奸罪犯罪的實行行為。甲乙丙三人都共同參與了這種手段的行為。在奸淫的行為過程中,乙和丙盡管放棄也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因為甲的強奸犯罪行為已經既遂。因此,對于乙應當按照強奸犯罪的犯罪既遂定罪處罰。甲乙丙都構成強奸罪的既遂。在此案件中丙可能沒有被抓獲,甲乙兩個人構成強奸罪的共犯。在強奸罪中甲乙的作用不同,甲起主要作用,應該定強奸罪的主犯,乙起次要作用,應該定一般強奸罪。同時,二人不僅構成強奸罪還構成強制威脅侮辱婦女罪的共犯。
2.教唆犯和幫助犯要成立犯罪中止,不僅要撤回自己對實行犯的教唆或幫助,還應當有效組織實行犯完成犯罪既遂。
例如:甲雇兇殺人案;乙?guī)椭鷵尳侔浮?/p>
甲找乙說把與他有仇的人都給滅了,殺了那個被害人。讓乙去幫忙組織人,乙找到社會上的一些人,找了幾個人作兇手,答應出資10萬元,甲先付了2萬元給乙,乙拿著2萬元找人,把被害人的情況住址告訴了這些人,后來甲中途變了,甲不想作這件事了,甲告訴乙說這件事不干了,撤回,錢也不要了,但是這件事絕對不能干。乙找不到人就此把事放下,后來這幾個兇手找到被害人把被害人殺害。作為甲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還有,作為幫助犯,幫助他人搶劫的,甲乙丙三人預謀去搶銀行。甲乙兩人負責去搶,乙負責開車接應。按照分工甲和乙進去搶劫,但是丙車開到中途時,在路上看到有警車心理害怕,覺得殺頭的事不能干,然后開車回去了,放棄了。盡管把自己幫助行為撤回了,似乎還有效,但是,實際在共同犯罪中,案件不具備有效性。在他們被抓獲的情況下視為有效性。
3.部分共犯中止行為的效力,只及于中止者本人,不及于其他的共同犯罪人。
對中止者本人屬于自動放棄犯罪并有效阻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而對于其他共同犯罪人而言,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達既遂。對其他共同犯人就應當分別情況按犯罪預備或者犯罪未遂處罰。
例如,甲教唆殺人案,甲、乙共謀劫機案。
案件:被告人甲劫持航空器到臺灣,想在去臺灣之前把有矛盾的小姨子給殺了,邀約了乙,甲乙兩個人商量把小姨子殺了后,劫機到臺灣去。兩個人準備了作案工具、殺人的工具、買好了機票,但是乙在之前的一天,告訴了他的小姨子,說某某想殺害你,他的小姨子知道后,然后,小姨子勸說他讓它別跟著干,然后兩個人一塊去投案自首,投案自首后,根據乙所提供的線索把甲抓獲了。此案件甲乙該如何處罰?(涉及了共犯的停止形態(tài)問題:甲構成犯罪預備;乙構成犯罪中止,應當免除處罰。)
不僅停止了自己的行為,而且有效阻止了甲的共同犯罪的實行和完成,所以,乙成立犯罪中止,而甲的停止行為不是意志以內的原因,而是意志以外的原因被抓獲,所以甲不成能立犯罪中止,成立犯罪預備,不能說成立犯罪未遂。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關于共同犯罪中止有效性的探析,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對于很多的犯罪分子來說都抱著相應的僥幸心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我們國家在打擊犯罪的事業(yè)上一直都在加強,從未懈怠,如有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賬房合同糾紛怎么判
2021-02-18質押擔保合同如何寫
2021-01-04勞動仲裁雙倍工資輸了怎么辦
2021-01-16發(fā)生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07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判決離婚的法定前提有哪些
2021-03-09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在外地工作發(fā)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guī)定有哪些
2020-12-10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