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的內部機構越權以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的名義訂立合同,導致合同無效,給他人造成損失;
(2)采取賄賂方法誘使對方當事人越權代理或超范圍經營,或降低質量標準;
(3)利用合同條文玩弄文字游戲,有意形成歧義或“筆誤”,埋下對對方不利的隱患;
(4)乘人之危,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愿接受不平等條款,或單方變更合同條款;
(5)在質量標準上含糊其詞,交付的貨物比樣本質量差,但合同條文上又無法制約;
(6)在不具備履約條件的情況下貿然簽訂超出自己履行能力的合同,生效后也不積極創造條件履約,給對方造成損失;
(7)故意與他人簽訂大大超出他人履行能力的合同,逾期后追究他人違約責任或要求雙倍返還定金并賠償損失;
(8)隱瞞可能發生的風險,造成對方疏忽,使自己免去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程序
2021-02-27如何確認侵權歌曲賠償金額
2020-11-13醉酒駕車判刑多長時間?
2020-12-21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3商標前綴后綴是否構成侵權
2021-01-02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生產線外包
2020-11-11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