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造成交通事故誰來賠
根據《民法通則》第12條第1款的規定,1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例如,陳某年15歲,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他屬未成年人,其年齡智力程度尚不能完全參加民事訴訟活動,也無經濟能力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根據《民法通則》第133條第1款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其承擔的民事責任。因此,陳某的父母作為他的監護人,在其對國家、集體及他人造成損害時,應當作為其法定代理人代其參加訴訟,并代為承擔賠償經濟損失的義務。因此,應由其監護人來賠償。
二、如何判斷車禍損失誰賠償
目前,車輛的所有人與車輛的使用人分離的現象較多,有職務行為的使用、掛靠、出租、出借、承包等情況。在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認定交通事故賠償案件的責任主體是處理好案件的關鍵所在。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是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人。其可能是交通事故責任者(交通事故責任者是違反道路交通法規,對交通事故的發生負有責任,依法應當接受行政處罰的人,包括車輛駕駛人員、行人、乘車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也可能是車輛所有人、其他對車輛有支配權的人以及取得運行利益的人。
確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主體有兩個標準:
一是運行支配權,即誰對車輛的運行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權利。既包括具體的、現實的支配,也包括潛在的、抽象的支配。
二是運行利益的歸屬,即誰從車輛運行中獲得利益。這種利益可以是因機動車運行而取得的直接利益,也包括間接利益。
因此,一般情況下,未成年人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駕駛機動車與他人發生交通事故需承擔賠償責任的,在訴訟過程中應當追加其父母為共同被告,由其父母來承擔其交通肇事侵害行為所引起賠償責任。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前科犯了交通肇事會怎么判
2021-03-08老人慘遭連撞身亡,如何賠償
2020-11-14房屋買賣違約訴訟流程
2021-02-16商標復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7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什么財產作為抵押物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
2021-03-05犯人羈押期間家屬可以進行探視嗎
2020-12-21“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