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合同終止不給經濟補償
現行《勞動法》規定了勞動合同終止的兩類情形:一是期限界滿時終止;二是終止條件出現時終止。
期限界滿時終止,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屆滿,雙方約定的權利義務履行完畢,勞動關系終結,這是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最常見的方式。由此引發的爭議,多為勞動者對期限界滿終止缺乏法律認識。
如北京市西城區法院審理的趙*(化名)訴北京真誠潔護勞務服務部(下稱服務部)一案:趙*1997年3月至2001年3月與服務部建立勞動關系。2003年8月15日,雙方再次建立勞動關系,期間趙*被派往北大醫院動物實驗室工作。經多次續訂,2007年1月1日雙方又續訂了終止日期為2007年12月31日的勞動合同。?2007年12月7日,服務部召集趙*等人開會,告知其因國家政策調整,服務部不能再履行現有職能,將把聘用人員移交給有派遣資質的人才派遣公司聘用管理,若本人不愿選擇與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與服務部簽訂的勞動合同于2007年12月31日到期終止。12月29日,雙方簽訂了《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
但是,趙*持有的協議書中“終止”字樣被劃掉,而服務部持有的協議書中“解除”字樣被劃掉。趙*在服務部工作至2007年12月31日。同時,趙*與具有派遣資質的北京衛人人力資源開發中心簽訂了勞動合同,繼續從事原崗位工作。后趙*訴請服務部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及50%額外經濟補償金。
該案的爭議焦點是,勞動合同是服務部單方解除還是履行期限界滿終止?
有人認為,趙*原工作崗位未發生變化,且趙*持有的協議書中“終止”字樣又被劃掉,應認定服務部單方解除,服務部應依法給予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
但法院審理后認為,勞動合同是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的意思表示,趙*繼續在原崗位工作的事實,不能當然產生合同期限延續的法律后果。2007年12月31日以后,其勞動關系是與北京衛人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建立的,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應認定其與服務部簽訂的勞動合同因履行期限界滿于2007年12月31日終止。《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法無溯及既往效力的原則,也不存在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5項的規定支付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問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終止不給經濟補償是為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勞動合同終止的兩類情形:一是期限界滿時終止;二是終止條件出現時終止,勞動合同依法終止的是沒有經濟補償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慶公交車墜江,公交車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31一個人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3-05無處分權的債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11北京精神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中外合資有私營企業嗎
2021-03-18隱名股東對公司享受什么權利
2021-03-21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事實婚姻關系具有婚姻效力嗎?
2020-12-20被家暴打成輕微傷可以離婚嗎
2020-12-18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